新闻中心

  • 引言这是一条温暖的“传帮带”链条:资深校友担任新毕业校友(“小火种”)的成长导师,倾囊相授职场与人生经验;“小火种” 校友则转身成为新生学弟学妹的校园引路人。以心传心,以爱育爱,在师大人之间构建更紧密的联结与更深厚的情谊,支持母校“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联动。自2023年启航以来,“校友-薪火相传计划”已汇聚起跨越年代的校友力量,燎原之火,愈燃愈旺。本栏目将与您一同走进这薪火相传的旅程,聆听双星交汇的成长故事,感悟历久弥新的师大精神。本期,让我们跟随厦门“小火种”校友的笔触,我们将走近1991级地理系校友姚培泰,感受那份薪火相传的育人初心与炽热情怀。缘分、思考、坚持校友薪火相传——姚培泰校友
  • 7月1日上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23级本科生在何丹老师和研究生团队的带领下继续前往马鞍山市,从合肥到马鞍山的途中到巢湖边进行考察、并在下午抵达马鞍山市进行为期两天的实习。巢湖观澜,悟城共生实习首站,我们驻足于巢湖之滨,凭栏远眺,烟波浩渺的巢湖尽收眼底,姥山岛如一尊青螺静卧碧波,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在这里,老师引导我们观察湖岸线的形态以及中庙古镇与湖光山色的和谐相融。我们深刻体会到,“水”是这片土地的灵魂,城市规划的核心命题之一便是如何尊重自然本底,构建人、水、城的和谐共生关系。巢湖的壮阔与宁静,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理解区域生态格局、滨水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课堂。每一次凝
  • 2025年6月28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23级本科生在何丹老师及研究生团队的带领下赴安徽省合肥市,开展城市规划实习。合肥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以科学岛、滨湖新区等重点片区规划为引领,构建起“一核四心九副”的多中心空间格局,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潜力与独特的城市魅力。知城溯史,阅规划蓝图合肥城市记忆馆由原合肥市政府办公楼改建而成,馆内六大展厅“合肥不错”“工业璀璨”“街市熙攘”“文化兴盛”“科教兴市”“城市蝶变”,以丰富的历史实物和互动科技,展现了合肥从江淮小邑、工业立市到科创名城的发展脉络。泛黄的文件、老旧的机器、熟悉的街巷名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代代合肥人共同的生活印记。同学们感
  • 2025年7月1日上午,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树基教授及其团队共五位老师应邀来我校做学术交流,并在河口海岸大楼A304室作了主题为“河口氮循环”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地理科学学院史贵涛教授主持,地理科学学院王东启教授等多位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高树基教授首先讲述了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其中包含有生物和非生物过程,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异养过程和自养过程,并且与碳、氧等元素循环紧密耦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后高树基教授又具体讲述了海洋水体与沉积物中的关键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表示解析氮迁移转化路径、量化过程速率是理解氮循环的关键。接下来,高树基教授讲解了15
  • 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主席办公会研究决定,聘任陈振楼等15名同志为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聘期五年。陈振楼简介陈振楼,现任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环境科学和自然地理学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承担过40多项包括国家重大水专项、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自然科学重点和面上基金,以及省部级重大和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及跟踪、曙光学者、优秀学科带头人等人才计划;获得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以及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个人、上海民进参政履职十大楷模等荣誉称号;在国内外核心
  • 7月1日下午,地理科学学院联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空间人工智能学院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大会暨卓越育人报告会。会议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教授作报告,四个单位的全体教职工参加。报告会由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谭红岩主持。报告会现场戴立益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深化卓越人才培养”为题,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核心内容,对地球科学学部各单位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学校卓越育人的脉络和推进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读。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他强调,地球科学学部要继续发扬
  • 为深入贯彻落实地理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发展,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探索高校院系间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2025年6月23日,地理科学学院跨学科教工党支部、地理信息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由吴健平老师带队赴浙江大学等地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地理信息大数据与学科交叉的学习交流,以及地理信息科普考察活动,旨在通过实地研学、深度交流,汲取先进经验,拓宽发展视野,共同推动地理学科高质量发展。上午,地理科学学院党支部一行抵达底蕴深厚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受到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钱智敢,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程晓敢,地理信息科学系主任杨小平的热情接待。双方在浙大地球科学学院会议室举行
  • 据上海市政府网站6月30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聘任彭颖红等同志为市政府参事的通知》于近日印发。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陈振楼获聘为市政府参事,聘期自2025年6月至2030年6月。同时获聘的还有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校友、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原资环学院人口研究所教授吴瑞君 。【新闻多一点】什么人能当“参事”根据《政府参事工作条例》,参事主要从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中聘任,也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党员专家学者中聘任,需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较大的社会影响和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具有较强的参政咨询能力。参事室是政府的决策咨询机构之一。参事历来有“直通车”之称,那些进出参事室
  • 2025年6月24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举办的“华东师大百场人文社科讲座”顺利举行,来自伦敦大学学院巴特利特规划学院的Jung Won Sonn副教授主讲题为“东亚在比较城市研究中的位置:方法反思与理论化建议”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张维阳教授主持,孙斌栋教授等参与了本次讲座。Jung Won Sonn副教授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经济学领域研究者,自2006年起在UCL任教,兼任韩国KDI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曾在LSE、中国科学院、首尔大学等多所高校担任访问学者或客座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涵盖智慧城市、东亚城市发展、国家土地规划与技术创新等多个方向,现任《In
  • 6月19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在闵行校区第四教学楼106教室隆重举行。地球科学学部主任杜德斌教授,地理科学学院院长王军教授,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谭红岩老师,地理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任、光华书院院长郑祥民教授,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敏教授,院教学委员会主任段玉山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吴健平教授,副院长杨毅教授、胡志丁教授,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助理司月芳教授,院人文地理教研室主任申悦教授,院关工委委员、学生就业工作顾问益建芳老师,地理科学学院姚远志青年研究员、郭琪副教授、张婷麟副教授,辅导员王盼琛、李金龙、侯静惟老师,以及2025届毕业生和家长朋友们共同参加这一
  • 为拓展师生国际学术视野,推动地理学科前沿研究的交流,6月19日上午,英国拉夫堡大学讲席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与多灾害减灾教席梁秋华教授应邀来校作题为“高性能多灾害、多过程模型及风险管理方法”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和科技处联合主办,系我校2025年“大师讲堂”系列学术报告第二十八讲。梁秋华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水力学,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各类流域和城市水文及地质灾害的数值模拟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团队研发的HiPIMS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中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洪水风险评估和预测。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多篇论文高被引和获奖。2024年获第11
  • 2025年6月17日至2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中蒙阿尔泰山典型流域气候变化对冰冻圈及水资源影响与模拟预估”项目组高红凯、王康、黄艳三位老师赴蒙古国参加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T2025)国际会议,并开展学术交流与野外实地考察。此次会议及考察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中蒙两国在气候变化与冰冻圈水资源领域的合作研究。会议上,项目组三位老师展示了气候变化、冰冻圈水文过程及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高红凯作了题为《FLEX-Cryo: A Proc
  • 2025 年 6 月 14 日,地理科学学院成功举办生涯领航系列活动之“师兄师姐带你去战斗”就业经验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特别邀请2021级地理科学(非师范)专业本科生,本科生协同育人党支部党员郑舒宇、2021级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本科生孙智豪、2021级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李瑞欣、地理科学学院2021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本科生协同育人党支部毕业生党员潘靖琳4位同学。他们分别结合教师招聘、选调生备考等领域的深刻体验与独到见解,为同学们展开了一场生涯经验报告,本次活动由基层就业协会主席团成员陈家琛主持。郑舒宇:非师范专业如何成为合格教师首先由郑舒宇同学带来非师范生就业经验分享。她以自身经
  •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机构”是指一定周期内,被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数量较多且被专家评议为学术水平较高的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自2015年起,每三年定期研制发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机构”。《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机构(2024年版)》于2025年4月19日在“2025年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发布暨预印本平台建设论坛”上正式发布,是该成果的第四次发布。该报告依据2021-2023年复印报刊资料机构转载数据和同行定性评审结果,按机构类型和所属学科,最终遴选出179家一级机构和307家高等院校所属机构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机构(2024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机
  • 6月18日下午,地理科学学院于河口海岸大楼A304召开2025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谭红岩、党委副书记罗艺、副院长胡志丁、本科生教务张玥、毕业班辅导员侯静惟,以及毕业生代表15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罗艺主持。本次座谈会旨在搭建一个坦诚交流的平台,希望同学们结合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体验畅所欲言,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助力学院各项事业发展。会议伊始,谭红岩书记作开场发言。她首先对毕业生代表们表达感谢,希望同学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更多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分享关于学院发展新思考以及对后续支持的需求。发言最后,谭书记为毕业生代表们送上祝福,毕业是新的开端,未来无限可期。随后,毕业生代
  • 为促进学院本科生深入了解学院科研生态及研究方向,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与认同感,明晰未来学术生涯发展路径,地理科学学院正式启动本科生科研生涯参访系列活动。6 月 4 日与 6 月 11 日下午,地理科学(拔尖)、地理科学(非师)专业的学生走进实验 C 楼、河口海岸大楼,对自然地理教研室的各实验室展开参访学习。此次活动得到本科仪器分析平台、湿地与水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极地环境团队、第四纪环境与全球变化团队、水文学实验室、环境地理实验室(1 - 3)、生物圈与大气圈活性氮交换(BANI)等自然地理实验室团队的大力支持。各团队师生积极开放展示实验设备与科研成果,为同学们搭建起理论与实践衔接、沟通交

近期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