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朋友来相会——2025年大学生夏令营侧记

发布者:李书媛发布时间:2025-07-13浏览次数:10

2025年7月4至7月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主办,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超大城市自然资源时空大数据分析应用重点实验室、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地理学)、中小学地理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院、地缘环境智能计算实验室等提供学术支持的“人工智能与地理学发展”2025年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我院成功举办。此次夏令营活动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的50位优秀大学生参加。通过参观校史馆、研究平台与基地、实验室、地理博物馆,聆听学术报告,参与师生交流、分组汇报等活动,营员们加深了对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史、地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的了解,增进了不同高校大学生之间的友谊。


01 前期准备

2025年6月地理科学学院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对外发布夏令营招生信息,受到了全国各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共收到720多位本科三年级学生的网络报名。经地理科学学院夏令营工作小组的审核,最终来自全国26所高校的50名优秀大学生成为正式营员。


02 学校参观与师生交流

7月的上海骄阳似火,气温节节攀升。7月5日上午,营员们在地理科学学院塔娜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参观校史馆和地理馆。校史馆内汇聚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实物展品,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与讲解下,营员们仿佛穿梭于华东师范大学各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与学校杰出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通过校史馆的展陈,营员们深切感受到了ECNUers勇于探索、不懈奋斗的精神传承。


营员在校史馆内聆听讲解


随后营员们来到地理馆参观。在地理馆内,曾刚教授和刘承良教授分别向营员们详细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科发展历程、研究团队概况、重要研究成果等。两位老师带领和解读内容丰富的展板和珍贵的图片资料,帮助营员们全面了解了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地理研究、世界地理研究的历史脉络与蓬勃发展,领略了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李春芬等的大师风范,深入了解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科在世界地理、地缘战略、科技创新、国家发展、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贡献。


营员在普陀校区地理馆内参观

营员在普陀校区地理馆内合影


下午,营员们回到闵行校区,与地理科学学院各教研室的老师们开展深入交流,并先后参观了河口海岸大楼的实验室、位于实验C楼的地理博物馆。


为给予前来参加夏令营活动的营员更多展示个人风采的机会,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夏令营增加了营员自我介绍与师生交流的时间。自然地理教室的郑艳玲、黄晔、刘延安、刘欣然、李晔、占光明,人文地理教研室的申悦、刘承良、胡志丁、司月芳、李山、张维阳、段德忠、张红、王俊松、郭琪、孙燕铭,信息地理教研室的曹凯、唐曦、赵卿、黄艳、王玉霞,地理教育教研室的卢晓旭、郭锋涛等老师,与同学们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对话与交流。





师生交流过后,营员们参观了河口海岸大楼多个先进实验室,包括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自然地理学研究室和大气环境实验室等。通过唐曦、李晔、刘欣然和王玉霞等几位老师的详细介绍,加深了对学院教学研科平台、实验设施设备的了解。





实验C楼内设有地理博物馆、地理教育研究室与实验室。营员们体验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备。营员们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体验,全面了解了地理科学学院的地理教育学科建设、科研成果以及人才培养情况。


全体营员在河口海岸大楼一楼大厅合影


03 开营仪式、专业介绍与在读研究生交流

7月6日上午,“人工智能与地理学发展”2025年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在河口楼B101报告厅举行,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谭红岩老师致辞并向营员介绍学院概况,党委副书记罗艺老师主持开营仪式。

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谭红岩老师作学院介绍,内容涵盖学科发展、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等内容,帮助营员全国进一步了解我校及我院的基本情况。

谭红岩老师致欢迎辞


罗艺老师主持开幕式


开营仪式结束后,黄晔教授、李响教授、申悦教授、郭锋涛副教授、刘延安高级工程师分别代表教研室(学科)介绍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人文地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地理)、气象专业的历史积淀、师资力量、办法特色、研究成果、学科发展等。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胡志丁教授主持。

为了帮助夏令营营员以更加多元的视角了解地理科学学院的学习与生活,今年新增在读研究生交流环节,自然地理学博士生胡冶、人文地理博士生李祺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生孙桂候代表各自专业与夏令营营员交流在校学习心得。



04 学术报告与分组汇报


7月6日下午,夏令营特邀杜德斌、卢晓旭、高红凯、白开旭四位教授为营员作学术报告,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白开旭教授主持。


学术报告结束后,营员们按照夏令营申请的专业分为自然地理学与气象、人文地理学和学科教学(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工程三个汇报组别,以3-4人为1个小组进行分组汇报。各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代表就小组汇报内容提问,并与小组成员交流了汇报内容。自然地理教研室黄晔教授、刘延安高级工程师、李晔副教授,人文地理教研室胡志丁教授、塔娜教授、段德忠副教授、李春兰副教授,信息地理教研室刘朝顺副教授、白开旭教授、王玉霞副教授参加了分组汇报。


05 结营仪式

分组汇报结束后,在河口海岸大楼B101报告举行夏令营结营仪式,由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罗艺老师主持。在仪式上,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胡志丁老师总结了为期两天的夏令营活动,白开旭、黄晔、塔娜、刘延安、李晔、李春兰、王玉霞等教师代表出席结营仪式。


06 小结

地理科学学院夏令营自2014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成为全国各地高校优秀大学生了解我院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窗口与渠道之一。大学生夏令营通过多样化的学术和实践活动,让来自各高校的营员们感受华东师范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体验地理学科的独特魅力、启发学术兴趣和研究志向。同时,夏令营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地理学子们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地理科学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夏令营机制,持续优化活动内容与形式,努力把夏令营打造成为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大学生交流平台,助力地理科学事业的发展。


注:新闻稿中除按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外,师生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