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在刚刚落幕的第一届全国极地科学与教育创新教-学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上(7月19-20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一年级研究生郑卓同学(导师:王康研究员)从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学生组一等奖,展现了华东师大学子在极地科学领域的教育创新潜力。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期致力于极地与全球变化研究,学院坚持“科教融合、实践育人”理念,未来将继续支持学生参与极地科学探索,为我国极地事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郑卓荣获大赛学生组一等奖(左四)赛事简介本次大赛是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指导下,由中山大学极地环境立体观测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牵头,联合复旦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2025年7月27日,中国极地青年科学家协会(APECS-China)第三届理事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本科生协调育人党支部成员、《全球变化与冰冻圈地缘政治》(课程思政示范课)、《极地地缘》(高水平通识课)、《走进南极》(本科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等冰冻圈系列课程负责人李春兰,带队前往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中学冰冻圈课程开发与实地调研活动,以实际行动推动“行走的党课”在地理学、冰冻圈科学前沿阵地的创新实践。随行调研人员还包括国家教材建设重
  • 为致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2025年7月15日下午地理科学学院关工委组织观影活动,集体观看抗战题材影片《血战台儿庄》。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罗艺、关工委副主任、特邀党建组织员陆珏、关工委副主任阎海云、关工委委员、特邀党建组织员范安康、关工委委员、学生就业工作顾问益建芳、关工委委员于川江、吴健平老师以及同学们等近20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学院关工委青年委员李金龙主持。活动中,师生们共同观看影片,畅谈观影感受,在光影交错中共赴国难岁月,感悟自强家国情怀。开篇寄语:光影铸魂砺初心厚植家国情怀罗艺在开场致辞中指出,本次活动旨在铭记历史、缅怀
  • 为实现资助育人目标、扎实推进卓越育人工作,深入挖掘育人典型,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华东师范大学特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2024年度“华东师范大学公益之星”评比表彰工作。经同学自主申报、专家初审、答辩终审及全校公示,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度“公益之星”评选结果揭晓,快来看看他们当中有没有你熟悉的同学吧!公益之星林楚茵地理科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从线上到线下,从执行到策划,她在教育公益的沃土上深耕不辍。540小时的付出,记录着她信念的坚持,也见证着她从个体行动到汇聚力量的成长。2024年,林楚茵的身影活跃在多个公益平台。她是“多阅阅读桥”和“童年一课”的线上授课志愿者,跨越距离为乡村儿童带去阅读
  • 为实现资助育人目标、扎实推进卓越育人工作,深入挖掘育人典型,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华东师范大学特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2024年度“华东师范大学自强之星”评比表彰工作。经同学自主申报、专家初审、路演终审及全校公示,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度“自强之星”评选结果揭晓。自强之星标兵李祺祥地理科学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他怀揣着对地理的热爱,从赣鄱大地出发,立志扎根学术、服务社会。求知的路上,他迎难而上,不断攀登知识的高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自强之路。他就是2024年度华东师范大学“自强之星标兵”——李祺祥。李祺祥,地理科学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2025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世界地理与区域创新,
  • 7月19日,“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第二辑)编写推进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李平,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副主任顾江,南京大学张振克教授,宁夏大学李鸣骥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李晓玲副教授、刘鉴副教授,延边大学李银河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科研助理贺婉钰,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杜德斌教授、曾刚教授、胡志丁教授、刘承良教授等20余人参会。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副主任顾江主持会议。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李平在致辞中指出,“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第一辑)作为国内首套系统性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专著,填补了学科空白,出版后先后入选中国出版集
  • 本系列推送将持续为大家提供全国各类岗位的招聘、实习信息。有意向的同学请点击“信息来源”仔细阅读,阅读岗位详情,根据要求按时投递简历,以免错失机会。同时,特别感谢学院学生就业工作顾问益建芳老师对本系列的大力支持,为岗位信息的收集和分享提供了重要帮助!单位名称招聘内容报名截止时间信息来源链接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中学地理教师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2025年7月25日https://www.jimei.gov.cn/zfgg/202507/t20250702_1106454.htm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高中地理教师1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https://career.bnu.edu.c
  • 2025年7月8日,在孔翔教授与李金龙老师的带领下,2023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2024级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同学们共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临港新片区,开启一场聚焦科技创新与前沿规划的思想之旅。创晶启航,解码新城蓝图实习首站,师生团队走进临港集团创晶科技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系统阐述了临港集团的发展战略、片区的整体规划脉络、园区的精巧布局以及产业的未来集群。通过详实演示、俯瞰华东师大临港校区宏图,实习师生深刻感知到这片热土作为国家战略重要承载地的定位与雄心——它不仅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更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在这里,规划不再是纸上的线条,而是引领未来城市形态与产业生态的智慧之光
  • 区域印象:一镇一村间的空间叙事在城市转型加速、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区域规划作为连接城乡、统筹空间、协调发展的关键手段,正从理论构建走向深度实践。如何理解古镇在城市边缘的文化定位?如何推动村庄在新一轮发展中焕发活力?2025年7月7日,华东师范大学2023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24级地理科学(师范)专业的同学们在孔翔老师、胡德老师和李金龙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松江区泗泾古镇与泖港镇黄桥村展开实地调研。师生们从街巷到田野,从人文景观到政策落地,全方位感知区域空间的演进轨迹与治理逻辑,收获了一次扎实而深刻的学习旅程。古韵悠长:泗泾老街中的历史回响泗泾古镇,宛如遗落在城市边缘的一段时光
  • 2025年7月6日,华东师范大学2023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2024级地理科学(师范)专业的本科生在孔翔、胡德老师和李金龙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开展了一场融合专业理论与城市实践的实习教学活动。活动伊始,胡老师在展馆序厅向全体学生强调了本次实习学术目标与注意事项。要求同学们“特别关注上海在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定位和功能演化”,并提醒大家“带着地理学的空间思维审视展示内容”。接着,同学们在展馆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系统参观了场馆内三大主题展区,深入理解上海作为“人文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的规划理念与实践成就。人文之城:城市肌理的延续 “人文之城”展厅围绕“以
  • 2025年7月13日,华东师范大学2025年暑期教育硕士开学典礼在闵行校区第四教学楼229教室举行,2025级公费师范、非全日制和规培新生74人参加了开学典礼。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谭红岩老师、党委副书记罗艺老师、副院长胡志丁教授、地理教育教研室主任郭锋涛副教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务谌颖老师出席了本次开学典礼。本次开学典礼由党委副书记罗艺老师主持。典礼伊始,罗老师简要介绍了2025级暑期教育硕士的人数与出席本次开学典礼的领导与老师,并向所有同学表达了热烈的欢迎。谭红岩书记以“躬耕笃行、务实创新”为题,以时间序列对学校对卓越教师培养的各项举措进行介绍,强调了培养卓越教师是立校之本,强调了“培养三适应
  •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洒向大地,一场期待已久的探索之旅悄然启程。2025年6月30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24级本科生在于漪老师和助教的带领下赴安徽黟县开展为期5天的人文地理学实习。黟县,素有“中国传统文化缩影”美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同学们走进南屏村、丰梧村、碧山村等村落,透过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与山水田野,共同绘制有关乡村变迁、文脉传承与社会发展的生动画卷。南屏初探2025年6月30日下午,正午的暑气尚未完全消散,同学们的调研之旅在南屏村正式启程。踏入村口,导游手持扩音器,将南屏村六百余年的历史娓娓道来。同学们跟随导游走进古祠堂、古宅和古道。走进叶氏宗祠,高悬的“钦点翰林”
  • 本系列推送将持续为大家提供全国各类岗位的招聘、实习信息。有意向的同学请点击“信息来源”仔细阅读,阅读岗位详情,根据要求按时投递简历,以免错失机会。同时,特别感谢学院学生就业工作顾问益建芳老师对本系列的大力支持,为岗位信息的收集和分享提供了重要帮助!单位名称招聘内容报名截止时间信息来源链接中山市东凤穗成新徽学校初中地理教师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https://www.zsedu.cn/info/959753.jspx河南省信阳衡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教师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https://mp.weixin.qq.com/s/n1Hq5NVptnCE92JhyKeRiA喀什地区中学地理教师14名(
  • 2025年7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人文地理学专业负责人朱华晟教授、地理学院院长程杨教授、人文地理学研究所戴特奇副所长、高剑波教授等一行9位专家来访我院,并与人文地理教研室展开深入交流。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胡志丁教授主持会议,院长助理司月芳教授、人文地理教研室刘承良教授、申悦教授、张维阳教授、李山副教授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座谈。胡志丁副院长对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家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人文地理教研室主任申悦教授对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进行了介绍。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科研合作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朱华晟教授表示,期待两个师范院校的人文地理专业能够开展定期交流与
  • 2025年7月4至7月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主办,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超大城市自然资源时空大数据分析应用重点实验室、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地理学)、中小学地理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院、地缘环境智能计算实验室等提供学术支持的“人工智能与地理学发展”2025年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我院成功举办。此次夏令营活动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的50位优秀大学生参加。通过参观校史馆、研究平台与基地、实验室、地理博物馆,聆听学术报告,参与师生交流、分组汇报等活动,营员们加深了对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史、地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

近期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