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为帮助地理师范类学生掌握课堂设计核心方法,提升教学实施能力,10月31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于闵一教206教室成功举办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志芳主讲,学院感兴趣的师范类学生参会聆听。夏志芳教授谈“课堂六环节”夏志芳教授深耕地理教育领域多年,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主任,是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高师委主任、教育部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专家,兼具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讲座中,他围绕“地理教学的六环节设计与实施”核心主题,聚焦“地理教学情境化、情境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活动化与活动思维化、思维可视化”等关键议题,系统拆解了地理课堂从设计到落
  • 2025年10月24日下午,“‘研’路繁花,此岸引航”保研经验分享会在第一教学楼109教室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地理科学学院学生会组织,特邀六位已成功保研的同学担任分享嘉宾。他们围绕各自学习历程与申请经验,倾囊相授,为在场同学带来极具参考价值的实用建议。活动由2025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党近仪同学主持。首位主讲的是成功保研至北京大学的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孙颢月同学。她以“前期准备”与“夏令营面试”为主线,系统梳理了从时间规划、材料准备到简历撰写、联系导师乃至面试考核的全流程经验。分享中,她详细介绍了北京大学城市规划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等夏令营的关键信息,包括时间节点、材料要求与考
  • 活力之星|纪垣成在坚持中收获成长在运动中提升自我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战略,全面践行“健康+”育人理念,华东师范大学今年在校运动会上首次设立“活力之星”奖项。校领导共同为获奖学生颁奖,肯定他们在体育锻炼中的努力与成长。在本次评选中,地理科学学院2023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纪垣成同学,凭借过去一年在体质健康测试中的稳步提升,荣获2024—2025学年度“健康达人”称号。该奖项是学校推进“以体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旨在表彰在体质健康测试中取得显著进步的学生,是建设运动校园、弘扬健康文化的重要实践。奖项共设“健康冠军”“健康精英”“健康达人”“健康能手”四个等级,采用科学的“进步幅度分”算法,结
  • - 华东师范大学运动会 -金秋逐梦时地理正当燃十月的华师校园,丹桂飘香秋风阵阵,地理科学学院学子们的运动激情却如同夏日焰火般燃爆了赛场。10月28日至29日,华东师范大学2025年运动会圆满举行,地理科学学院的运动健儿们带着朝气与热血奔赴赛场,用拼搏书写青春,用实力收获荣誉,留下了无数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现在就让我们将镜头转向现场,感受赛场上跃动的青春身影和呐喊助威的澎湃声浪。开幕式:方阵展风采,体操振人心清晨的微风拂过,却将青年们的热情燃起。开幕式上,地理科学学院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向主席台走来。飘扬的院旗引领方向,同学们共同托举的院徽格外醒目,“探地知源,明理鉴疆;驰骋赛场,势不可挡!”的口
  • 2025年10月17日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资助,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老龄研究院举办的“华东师范大学知名学者学术讲座”在中北校区田家炳楼一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李秉勤教授作“澳大利亚老年移民融合的多层次策略研究“报告,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黄晓星教授带来“如何‘拼贴’城市?——城乡社区的田野与经验研究”讲座。本次系列讲座由姜炎鹏教授主持,社发学院人口所所长卿石松教授,江南大学金融研究所包卿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李晶副教授,我院张红副教授、于漪副教授,公共管理学院邹嘉欣等老师参会,同时吸引了上海社科院等多名校内外同学参加。李秉勤教授
  • 团结拼搏显风采,凝心聚力向未来10月28日,2025年校教职工运动会在闵行校区隆重举行。本次运动会设有广播操、障碍闯关、飞盘九宫格、跳长绳、拔河等多个集体项目,来自全校各部门工会的教职员工踊跃参与,赛场气氛热烈、活力四溢。地理科学学院共有30位教职工参加比赛。老师们在各项赛事中展现出团结拼搏、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学院教职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与凝聚力。经过激烈角逐,学院代表队在障碍闯关与飞盘九宫格两项比赛中均斩获三等奖,展现出教职工良好的协作能力与运动风采。飞盘九宫格参赛选手障碍闯关赛参赛选手张文敏老师代表参赛队员领奖在最受瞩目的拔河比赛中,由姚远志老师担任队长的地理科学学院代表队团结
  • 近日,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发布《关于2025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根据《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励规定》,经申报、形式审查、网评、终评等程序,并经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我院余柏蒗教授牵头申报的成果“夜光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关键技术”荣获2025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奖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组织评选的全国性科技奖项,涵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地理信息科技专项奖等子奖项,每年评选一次。该奖项旨在奖励在地理信息科技领域取得重大创新、应用成效显著,并对推动行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成果,是
  • [美]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冰山》(1891)2019年德国发行“亚历山大·冯·洪堡诞辰250年”纪念邮票■ 杜德斌现代地理学自地理大发现时代兴起,从西方殖民探险与扩张中孕育科学萌芽,逐步发展为承载国家意志的“爱国科学”。从拉采尔的“生存空间”理论到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从航海技术到地理空间技术,地理学家通过构建空间认知范式与技术体系,不仅支撑大国竞争,更以知识权力重塑全球格局。在当今大国博弈复杂的背景下,回顾地理学与大国竞争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更清醒地认知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地理逻辑与权力密码。现代地理学起源于大国竞争地理学,这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与人文现象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
  • 10月22日下午,由地理E+社团主办的双创优秀项目分享会在闵四教215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帮助新同学了解创新创业,激发实践创新的热情,号召更多同学积极参与,勇攀高峰。活动中,多位优秀学长与参与同学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交流,传授了宝贵的经验与建议。分享会现场活动伊始,我院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张长军首先从生涯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重要性。他指出,双创项目经历能够锻炼各项能力,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有效提升个人竞争力,为未来学习深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鼓励同学们大胆尝试、积极参与双创赛事。优秀项目1分享环节项目负责人赵佳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双创在提升个人能力,拓宽未来发展空间等方面的
  •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红凯教授团队联合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韧性研究中心(SRC)、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瑞士联邦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Eawag)、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等国内外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系统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根区蓄水能力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干旱适应的影响。相关研究以“Terrestrial ecosystems enhanced root zone water storage capacity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over past four decades”为题发
  • 2025年10月18日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李春兰副教授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李传金研究员的共同带领下,《走进南极》(本科生通识核心课程)、《极地地缘》(研究生高水平通识课程)与《全球变化与冰冻圈地缘政治》(专业选修课、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三门涵盖不同培养层次、聚焦极地领域的课程师生,首次组成跨学科、本研一体的联合实践团队,登上我国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开展了一场深度融合专业教育与实践教学的现场活动。李春兰副教授作为全国样板党支部——本科生协同育人党支部青年委员、中国极地青年科学家协会副主席,长期致力于推动实践育人与跨学科教学融合。此次教学实践还邀请“雪龙
  • 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地理特色的创新人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持续完善“地理E+”双创育人平台,通过专业导师指导、项目化训练、赛事实践等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展现地理学子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卓越表现,分享双创成长经验,我们特别推出“地创达人”系列专访。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华东师范大学校赛中,地理科学学院赵佳团队凭借作品《我国冬季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事件特征与未来变化评估》荣获银奖。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赵佳同学的科研之旅,聆听他如何从“科研小白”成长为“预报评估探索者”。赵佳个人照获奖情况2024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024年美国大学生数
  • 10月14日下午,南阳师范学院一行到访我院,在河口海岸大楼A1011会议室开展座谈交流及专场招聘宣讲。地理科学学院院长王军教授及多名博士生参与本次座谈。座谈会上,王军院长对南阳师范学院同仁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双方交流合作。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院长鲁丰先对我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随后介绍了该院的学院概况、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及发展现状,并重点表达了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引进方面与我院加强联系的愿望。鲁丰先院长向在场的博士生详细介绍了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的招聘政策、人才需
  • 2025年10月16日上午10时30分,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河口海岸大楼A304会议室成功举办"自然系列《通讯-地球与环境》与《通讯-可持续》期刊交流会"。本次讲座特邀《通讯-地球与环境》副编辑王萌杰博士与刁晨锐博士担任主讲,学院赵红芳研究员主持,现场座无虚席,学术氛围浓厚。聚焦国际顶尖期刊 把握科研发表前沿交流会伊始,赵红芳研究员对两位编辑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通讯-地球与环境》的聚焦方向。她指出,本次交流会将为学院师生提供与国际顶尖期刊编辑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对提升学院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王萌杰博士首先系统介绍了《通讯-地球与环境》期刊的基本情况。该刊自2
  • 祝贺!我院陈振楼获民进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10月13日至14日,庆祝民进成立80周年民进全国参政议政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出席开幕会并讲话,常务副主席朱永新出席开、闭幕会并作闭幕会总结讲话,副主席高友东出席开幕会,副主席何志敏主持开、闭幕会。会议表彰了民进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组织了分组讨论,举办了会史专题讲座。我院教授陈振楼获民进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陈振楼参加会议,并作参政议政工作交流发言。陈振楼,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政协委员。
  • 丽娃河畔画过的等高线樱桃树下记过的标准时在今天汇成了回家的路线欢聚母校2025年10月12日,华东师范大学校友日,在普陀校区、闵行校区同时举办。欢聚母校的校友来自1960届、1968届、1970届、2003届、2005届、2015届,熟悉的风景里,又添了重逢的欢笑与感动。“主题班会”上午10点,“主题班会”正式开启,没有课本与试卷,却有满室重逢的欢喜。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启立、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任开蕾特意来到欢聚现场,与校友们暖心畅谈。真挚表达愿景,愿与广大校友以心相连、双向赋能,凝聚合力,共建 “校友—母校” 发展共同体,让这份联结成为彼此前行的坚实力量。1960届毕业65年再聚师大196

近期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