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家园 | 地理科学学院开展2025级本科生教研室见面会和实验平台参观活动

发布者:区恺迎发布时间:2025-10-10浏览次数:10

为扎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帮助2025级本科生快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增进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和了解,学院通过多方协调联动,开展了相关活动。与各教研室联动,开展“教研室师生面对面”活动,各教研室主任及相关学科老师出席活动;与本科生协同育人党支部联动,组织开展“新生走进实验室”朋辈交流活动。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专业的近两百名2025级本科生参与系列活动。


感知地理我与教研室面对面活动


近日,学院组织开展2025级本科生和各教研室见面会活动,按专业设置四个分会场。在各分会场,教研室主任及老师与新生深入交流,气氛轻松热烈。

自然地理教研室的吕红华老师与地理科学专业的同学们进行了亲切交流,解答同学们对“地理学是什么?”“未来发展路径为何?”的疑惑。吕老师以学长学姐的学习经历为例,鼓励同学们努力思考、自主探索。他借助动画介绍了地理学的内涵,从不同时空尺度阐释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并以“树和枝杈”为比喻,强调了构建知识体系和明确研究方向的重要性。吕老师还介绍了地理学涉及的广泛领域与实例,展现了地理学极强的交叉学科属性与综合性,为同学们指明了学习准备的方向,理顺了学术研究的思路。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吕老师逐一给予耐心解答。


信息地理教研室的黎夏、曹凯、唐曦、夏海斌、张远、姚远志、王玉霞等七位老师参与了面对面活动,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同学们围坐交流。老师们首先介绍了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前沿与应用前景,增进了同学们对专业的整体认识。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就专业未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等话题踊跃提问。老师们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对地信技术与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AR等领域的结合可能性进行了探讨。“接龙式”的精彩回答既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又激发了对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


在人文地理教研室分会场,胡志丁、申悦、刘承良、黄丽、李春兰、于漪六位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申悦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华东师大与人文地理学科的深厚积淀与优势地位。随后,各位老师依次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领域与所授课程,分享他们对人文地理学学习的见解及对当今时代背景下地理学发展的深刻认识,希望同学们在一流平台用好一流资源,成就超一流的自我。师生交流环节,同学们自我介绍,并提出学业与生涯方面的疑问。老师们结合实例解答,增强了同学们的专业认同,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动力。


地理教育教研室的段玉山、郭锋涛、卢晓旭、苏小兵、张佳琪老师为新生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见面会。老师们通过图片资料回顾了学科发展历程,介绍了褚绍唐等前辈的奠基工作和以段玉山老师为代表的当代团队的引领发展。老师们先后发言,鼓励同学们树立高远目标,扎实学习教育学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关注国际前沿,并牢记教育使命,努力成为地理教育领域的卓越人才。研讨会尾声,段玉山老师总结发言,他回顾了地理学科的悠久历史和重要价值,勉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在地理教育与研究的道路上不断追求进步。


触摸前沿走进实验室参观交流活动

为帮助新生直观感受科研氛围,亲身体会学术研究环境,本科生协同育人党支部组织开展新生实验室参观交流活动。在支部党员学长学姐的带领下,新生们探访了河口海岸大楼、资环楼与实验C楼的多间实验室与地理博物馆。

在胡冶学长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位于河口海岸大楼A1010的环境稳定同位素实验室,了解了该实验室主要研究对象——极地样品,悉知了该实验室可测试的指标——各种水溶性离子、营养盐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环境稳定同位素实验室的各类设备让同学们对环境研究的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最后,胡冶学长对整层实验室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同学们对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有了更广泛的了解,感受到了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严谨与魅力。


河口海岸大楼A602中,孙桂候学长向同学们介绍了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概况与“立足上海,面向国际”的发展定位。他结合自身学习科研经历,与同学们交流了专业选择与深耕方向的心得。实验室展示的夜间灯光遥感技术、时空轨迹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成果,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增强了对学院科研实力的认同。


李硕学长在资环楼539进行人文地理学相关科研分享。他结合四年本科学习和军旅经历,向新生们分享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特点与方法。他提出“人文地理的第一实验室在真实世界”,鼓励同学们走向田野,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


在郭锋涛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实验C楼9419地学博物馆。馆内陈列的丰富岩石矿物标本、土壤样本和地貌模型,生动展示了地理现象的奥秘。同学们还观看了学科历史资料,感受到地理学研究的代际传承与发展。在数智地理教育中心,天体系统模型激发了大家对宇宙的好奇与对地理学科的敬畏。


系列活动通过教研室面对面交流与实验室实地参观,搭建了新生与教师、新生与高年级学长学姐之间的沟通桥梁,充分发挥了教研室的专业引导作用和党支部的朋辈引领作用,让本科新生全方位、多角度增进了对地理学科的认知,激发了专业学习兴趣,为未来四年的学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学院未来将继续加强多方联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向师长和优秀学长学姐学习,夯实专业基础,追求卓越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