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举办第四届“丽娃清风”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的通知》(华师纪〔2025〕3号),学校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第四届“丽娃清风”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的作品征集、课堂实践。我院在征文、创意、视频类别中,共获评精品作品3件,优秀作品4件,入围作品3件,并获得优秀组织单位。现将优秀作品于近期陆续展出,敬请关注。
本期展播
《丽娃河畔话清风,廉洁之花绽心田》
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园里,丽娃河静静流淌,波光粼粼间,微风轻拂,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廉洁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寸土地上。那河畔的垂柳,宛如廉洁的使者,摇曳生姿,诉说着岁月里的清风故事。
漫步校园,每一处角落都氤氲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华东师大,这所承载着无数梦想与希望的学府,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坚守着一份纯净与廉洁。忆往昔,先辈们治学严谨,不慕名利,以一颗赤子之心投身于教育事业。他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后来者前行的道路。
校史馆中,陈吉余先生的故事令人动容。作为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在河口海岸研究领域成果卓著。上世纪八十年代,某企业为获取不当利益,欲以重金换取他在一份数据报告上签字。陈先生拧紧眉头,目光如炬:“学术成果是用来推动科学进步的,不是交易的筹码。你们若想走捷径,那便是找错了人。” 此后数月,他亲自带领团队,背着沉重的勘测设备,顶烈日、冒风雨,重新勘测每一处河口。饿了就啃口干粮,累了便在岸边稍歇。最终,用精确数据打破了不实企图。泛黄的笔记里,工整的标注、反复的测算,见证着他对学术廉洁的坚守。这种对知识的敬畏、对道德的恪守,如同一座灯塔,照亮着后辈学子的求知路。
课堂上,老师们的教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有同学小曾在撰写课程论文时,因临近截止日期焦虑不已,鬼使神差地抄袭了部分内容。任课教师发现后,并未当众斥责,而是将他叫到办公室,递上一杯热茶:“做学问如做人,容不得半点虚假。学术诚信是根基,失去它,知识的大厦便会倾颓。” 随后,老师陪着同学重新选题,从图书馆浩如烟海的藏书中寻找资料,逐字逐句分析文献。那些日子里,其同学常常为一个论点与老师争论,又在老师的引导下恍然大悟。两周后,一篇逻辑严密、论据详实的论文诞生了。该同学后来在分享学习经验时说:“老师教会我的,不仅是做学问的方法,更是做人的准则。从那以后,‘廉洁为学’四个字便刻在我心底。”
校园的角落,总有一些细微之处,彰显着廉洁的力量。图书馆里,同学们安静地学习,没有丝毫的喧闹与浮躁;实验室中,大家严谨认真,不弄虚作假。这些看似平凡的场景,却是廉洁之风在校园里悄然绽放的证明。
在 “城市生态与环境” 实验室,有一位学长的故事广为流传。一次实验数据统计中,助手因疏忽算错了一组关键数据,得出了看似 “理想” 的结论。学长发现后,坚持重新实验。当时正值暴雨天气,实验设备又突发故障,但他没有丝毫动摇:“数据若失真,后续研究都会偏离方向,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 他冒雨借来备用设备,带领团队重新取样。雨水打湿了衣衫,他浑然不觉;设备沉重,他咬牙坚持。最终,他们耗时一周重新测算,得出了准确却略显 “普通” 的结果。他说:“诚实面对数据,是科研工作者的基本操守。”
走进校园的廉洁文化展览,一幅幅作品,一个个故事,如同一幅幅画卷,在眼前展开。那一幅幅书法作品,笔锋刚劲有力,写尽了廉洁的庄重;那一幅幅绘画,色彩鲜明,描绘出廉洁的美好。还有那些文字记录的廉洁典范,他们或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或是在面对诱惑时坚守原则。
后勤职工阿姨的故事便陈列其中。她负责校园主干道的清洁工作,数年如一日。每天清晨五点,她便带着工具来到校园,仔细清扫每一片落叶、每一个烟头。曾有同学为感谢她每日早早打扫出干净的道路,送来购物卡,阿姨笑着拒绝:“这是我的工作,做好是应该的,收了这个反倒心里不踏实。” 她的事迹被拍成照片《晨光中的坚守》,旁边的文字说明这样写道:“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坚守,廉洁是对职责的敬畏,是内心的坦然。”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如同一声号角,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作为华东师大的学子,我们更应肩负起这份责任,将廉洁融入到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学校定期举办 “廉洁文化月” 活动,邀请纪检干部、校友中的廉政楷模来校讲座。一次讲座中,一位校友分享了他的经历:在基层工作时,某企业主趁他不备,将一个装有现金的信封塞进他的抽屉。他发现后,立刻原封不动地退回,并严肃告诫:“收了这个,就丢了党员的初心。咱们做事,就得对得起良心。” 他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着坚守廉洁的日常:“廉洁就是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公正对待每一项事务。” 这些话语,如清泉涤荡心灵,让廉洁的理念更深地扎根在学子心中。
校园里的主题班会也成为廉洁教育的阵地。在 “廉洁从我做起” 的班会上,同学们分享着身边的故事:有同学拒绝了商家 “刷好评换礼品” 的邀请,有小组在调研中如实记录每一份数据,不接受任何形式的 “数据修饰”。有一位同学说:“上次做市场调研,商家想让我们美化数据,承诺给丰厚报酬。但我们知道,虚假的数据不仅违背学术道德,也会误导更多人。”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这些微小却坚定的选择,如同星星之火,汇聚成校园里的廉洁之光。
此外,校园里还常举办廉洁主题演讲比赛与海报设计活动。演讲比赛中,选手们慷慨陈词:“廉洁是青春的底色,是我们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他们用生动的案例讲述着廉洁对青年的意义。海报设计活动里,同学们发挥创意,有的以莲花象征纯净,有的用天平寓意公正。每一幅作品都饱含着对廉洁的理解与追求,张贴在校园的宣传栏中,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廉洁,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力量。它如同丽娃河的水,源远流长,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它如同校园里的树木,茁壮成长,为我们遮风挡雨;它如同夜空中的明月,皎洁明亮,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闲暇时,总爱沿着丽娃河漫步,看阳光洒在河面上,波光流转。这时会想起历史上那些清廉的文人雅士,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刘禹锡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们在物质的清贫中坚守精神的富足,这种境界与校园里倡导的廉洁之风一脉相承。我们身处繁华时代,更需在物欲横流中保持清醒,不被诱惑迷了眼。就像丽娃河,无论外界如何喧嚣,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清澈地流淌。
再看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春日里娇艳的花朵,夏日里繁茂的绿荫,秋日里飘飞的落叶,冬日里挺立的枝干,它们在四季更替中遵循自然规律,不张扬不媚俗。这何尝不是一种廉洁的生命姿态?顺应本性,不矫揉造作,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绽放光彩。我们做人做学问,亦当如此,不被功利左右,不被世俗污染,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执着。
愿丽娃河畔的清风,永远吹拂着我们的心灵,让廉洁之花在我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当我们走出校园,带着丽娃河畔的廉洁之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坚守初心,不为诱惑所动,以清廉为笔,以正直为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也为这社会增添一抹纯净的亮色。如此,方能不负母校的培育,不负时代的期许,让廉洁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代代相传,永不停息。我们将带着这份坚守,在未来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让廉洁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让心灵在廉洁的滋养中永远澄澈,让华东师大的廉洁之风,随着丽娃河的流淌,传向更远的地方,滋养更多的心灵。
作品参与人:许昊宇 王坤杰 刘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