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地理E+”社团致力于帮助学生厚植地学精神,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创造性思维,以及开展双创赛事针对性指导。为帮助地理学子进一步了解创新创业相关赛事,走近双创达人们的奋斗故事,同时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为大家带来“地创达人”系列推送。
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地理科学学院华佳玥团队凭借作品《自然家——学龄前儿童“大地理”启蒙引领者》荣获上海赛区主赛道金奖,在竞争激烈,高手如云的比赛中脱颖而出。本期我们讲探寻金奖背后的坚持与智慧,揭开华佳玥团队在创新创业征途中的成长历程与成功秘诀。
华佳玥本人照片
获奖情况
2023年度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共青团员标兵”
第十四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第一阶段主题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奖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海赛区)金奖
获奖公示
在挫折中反思,自逆境中坚韧前行
华佳玥同学深刻体会到,创新创业的道路从来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自项目启动之初,他们便面临着接踵而至的挑战。困难主要来自两个层面:首先是项目本身的挑战。最初的项目选题在“互联网+”大赛中并未引起评委的足够关注。随后的赛事申报也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项目由此进入了低谷期。然而,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华同学和团队重新审视选题,她本人也积极参与双创讲座,向获奖的学长学姐请教,不断对项目进行优化,最终打磨出令人瞩目的作品。
另一方面,团队内部的挑战同样严峻。在团队组建之初,项目尚未成型,部分成员对项目前景持观望态度。不幸的是,在比赛前一周,一位承担关键任务的成员突然退出。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华佳玥同学作为项目负责人,迅速行动,从零开始学习网页制作,填补了团队工作的空白。这一经历让她深刻认识到,作为团队领导者,必须具备应急处理和跨领域学习的能力。在面对团队成员突然退出等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适应,填补空缺,确保项目的连续性和成功。
采访现场
细致打磨选题,精准定位创新路径
选题,源于华佳玥同学与学前教育专业同学的深入交流中迸发的灵感。结合各自的学习背景,他们将地理知识与学前教育巧妙融合,组建了一个跨学科团队,涵盖产品设计、美术学、软件工程、应用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经过反复的题目打磨,选题方向逐渐清晰,从“绘本”拓展到“启蒙读物”再到“启蒙”,从“自然科学”到“地理”再到“大地理”,项目内容不断深化,以地理知识为核心,向外拓展,充分体现了地理学子对学科深刻的洞察力,并持续推动专业知识的更新与重塑。每一次的改进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团队成员在参与竞赛、接受培训的实践中,经过集体讨论和老师评委们的一连串提问与挑战,逐渐明朗化的结果。因此,华佳玥同学表示:即使初始选题不够明确,也不必担忧,项目推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机会,不应因选题的不完美而停下前进的脚步。
团队照片
高效互动沟通,巧妙布局团队分工
华佳玥同学提出,作为团队领袖,应当在平衡团队内部人际关系的基础上,确保每位成员都能承担起各自的角色责任。她建议根据成员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在日常互动中,应保持亲和力和热情,将项目视为共同的“孩子”,营造一种并肩作战的氛围,并及时给予团队成员正面反馈。此外,应提高与团队成员的交流频次,及时消除他们的疑虑,以提升团队的整体效率,推动项目不断前进。另一方面,作为项目的发起人和团队的关键成员,应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沟通,定期通过面对面或微信等方式进行交流。除了依赖导师的指导,还可以向其他教师寻求帮助。虽然这些努力可能不会立即看到成效,但持之以恒,必将积累出宝贵的成果。
传承地学精神,探索实干创新
争当“地创达人”,发现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