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子 | 他获评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度“自强之星”!

发布者:孙伊彤发布时间:2025-08-04浏览次数:10

为实现资助育人目标、扎实推进卓越育人工作,深入挖掘育人典型,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华东师范大学特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2024年度“华东师范大学自强之星”评比表彰工作。

经同学自主申报、专家初审、路演终审及全校公示,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度“自强之星”评选结果揭晓。



自强之星标兵

李祺祥

地理科学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他怀揣着对地理的热爱,从赣鄱大地出发,立志扎根学术、服务社会。求知的路上,他迎难而上,不断攀登知识的高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自强之路。他就是2024年度华东师范大学“自强之星标兵”——李祺祥。


李祺祥,地理科学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2025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世界地理与区域创新,师从国家级领军人才杜德斌教授,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生以及全国人文地理学大会青年优秀论文等奖励和荣誉。李祺祥深度参与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多次参加“世界地理大会”等学术会议的会务和组织工作。硕士期间,他已在Nature Cities、《地理学报》、《地理研究》、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同时兼任多部SCI期刊的审稿人。


01

自立自强,坚韧不拔


“自立是生活的起点,自强是人生的航标。”李祺祥始终以这句话警醒自我,并以坚毅的姿态自力更生、勤勉进取。读研以来,他通过家教、助教、助研、讲座等多种勤工助学方式实现经济独立,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也锻炼了自己的时间管理、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同时,他还主动投身社会实践,带领团队深入赣南、闽西南革命老区开展政策评估与区域调研,团队荣获“省级优秀实践团队”称号;他积极参与2022年与2024年两届“世界地理大会”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论坛”的会务工作,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凭借出色的综合表现与踏实的奋斗精神,他连续获得国家奖学金及多项社会奖学金,用汗水与坚持为学业和生活筑牢基石。


2023年5月,李祺祥在长沙参加中国青年创新论坛


02

脚踏实地,全面发展


李祺祥以“科研追光者”的姿态步步攀登,聚焦全球科技创新地理研究,于Nature Cities、《地理学报》等国内外顶尖期刊发表论文5篇,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出色的研究能力。他深度参与了导师团队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并承担《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报告》(2022~2024版)以及全球创新策源地图网站的部分研制和数据搜集工作。李祺祥还拥有着优异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多次参加地理学领域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做学术报告,相关研究成果也屡获各层级学术会议的优秀论文奖,广受同行认可。他熟练掌握空间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可视化表达等多种科研技能,善于从问题中寻找突破口,在系统研究与理论建构中不断积累深度和高度。


2023年7月,李祺祥(右四)在兰州参加全国人文地理学大会


03

扎根团队,探索前沿


李祺祥将自己视为团队成长的受益者和贡献者,他说:“个人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团队的熏陶与支持”。在导师“格局决定结局,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教诲的启发下,他确立了“美国科技地理”方向的研究路径,聚焦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时空维度,借助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体系,从全球视角解译区域创新过程的地理密码。他虚心向优秀的同门学习,不断提升课题设计、论文写作与学术表达等核心能力。在承担团队任务的同时,李祺祥亦能自主提出研究问题、构建理论框架,展现出了青年科研人才的成长潜力与探索精神。


2024年5月,在郑州参加中国地理学会春季年会


在求学的道路上,李祺祥始终稳步前行:从生活中习得自立之能,从科研中磨砺坚韧之志,从团队中汲取奋进之力。他不急于求成,也不轻言放弃,始终坚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每一个目标落实。未来的路或许仍不平坦,但他愿意继续走下去,用踏实和坚持走出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