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度地图学和地理信息学会(CaGIS)地图设计大赛中,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2023级资源环境(测绘工程方向)专业硕士段金诺为第一完成人设计的“《西游记》文学探索地图”荣膺学生组“Arthur Robinson Award for Best Printed Map”奖项Winner,继去年五名本科生合作的专题地图作品《与鲸共舞》获得该奖项Honorable Mention后,更上层楼,再添殊荣。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神魔为题材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其天界、地界、冥界等多样空间类型交织,《大唐西域记》为现实基础、佛教四大部洲为架空基础的两个参照系相互融合,成为四大名著中唯一缺少地图共识的作品,其文学空间的地图视觉化面临多重挑战。
一方面,如何将小说文本提取的模糊时空信息构建成可解释的地图框架,涉及对尺度、地界和形态的控制,以及对路线走向不确定性的处理;另一方面,不仅要呈现故事情节的空间布局,还要在视觉上合理描绘环境景观、情节映射和人物行为及其背后的逻辑关系。
为此,设计团队基于文本分析建立空间数据集,并结合人物角色、故事情节、环境景观等叙事要素,针对虚实融合的双重属性,采用信息整合设计方法完成“《西游记》文学探索地图”的界面原型设计。
基础地理底图方面,主体保留了大唐(中国)、天竺(印度)、瀛洲等大陆板块和海岸线,并以小说情节密度、西行地点逻辑分割四大部州。进而,根据多重文本线索推断的西行速度,确定坐标格网最小单元尺寸,并将十万八千里的地理距离与一十四遍寒暑的时间距离相对应,解决时空基准和比例尺的定义问题。
路线方面,响应一路“向西”的模糊描述,将整个世界形态控制为东西延伸。
环境景观方面,根据沿线国家、故事发生地、典型地标,在平滑的风格化晕渲基础上有序营造了沙漠、河流、林地、城池等地表地貌及其过渡区域。此外,线路图上下部还纳入了天界、地府,与凡间共同组成西游记的完整空间意象,呼应传统“上天入地”的垂向神话空间层次。
在主图之外还布局了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图谱,协同说明当前情节中复杂的对象关系,并在选定情节的局部放大窗口中,以定制的点状和流线符号展示相关角色的交互状态和行为。
作品的研发是华东师范大学强化学科交叉的一次创新试验,得到华东师大传播学院王峰教授、“数字人文与文学计算”协同创新团队“西游记文学地图”项目的前期数据支持,以及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张玥工程师的技术指导。
这一成果既为当下碎片化阅读情境提供了进入“幻想文学世界”的“地图通道”和特殊的审视视角,使不同用户可以直观、迅速地形成对文本时空、情节、角色等多重逻辑的整体重建,有效补充知识背景,亦有望对语文教学及智能写作训练提供视觉化的工具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