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中国地理》慕课课程开课了!

发布者:张益杰发布时间:2024-02-26浏览次数:141

中国地理是一门以中国为特定区域,并以这一区域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是中国自然地理和中国人文地理的有机整合,是一门区域性综合学科,也是地理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3)、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2021)、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2020)、华东师范大学大夏学堂优质示范课程(2020)。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通过中国地理的学习,持续关注地球表层的各种特征、空间结构以及人类和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将使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快速变化的这个星球和我们深爱着的这片土地。让我们通过中国地理的学习,探索中国、爱上地理。


课程介绍


    由华东师范大学王列辉教授、孔翔教授、滕堂伟教授、蒋雪中副研究员主讲的中国地理慕课课程于2024年2月26日上午10点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上第十次开课。本课程在前面九轮的开课中,选课人数累计超过6.2万人。20多所高校使用SPOC课程,选课总人数达1700余人。此外,本课程于2022年8月登陆学习强国平台,播放量突破44.9万次。修读者中不仅有国内外各高校的在校学生,还有不少相关领域和行业的社会学习者。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地理慕课课程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也表明它已经成为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有益平台。


内容概述


    中国地理是地理科学专业基础入门课程之一。依托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慕课以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主线,探讨中国以及各分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揭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制。

    在知识层面,介绍中国区位及其意义,中国地理环境特征与结构,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的基本过程,中国地理的区域差异及形成机制,中国地理前沿理论问题和学科发展动态、方向;

    在能力层面,培养学生对中国区域综合调研、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中国地理的相关专题地图,读图、析图和制图的能力;

    在情感和价值观层面,增进学生对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加深对中国这一伟大国家的认同和依恋。


课程特色


1.体系科学完整:“一切因为在时间中发生,所以有了历史学,一切因为在空间中存在,所以有了地理学”。在空间尺度上,从全球尺度到国家尺度再到区域尺度,由整体到局部,层层剖析中国地理各组成部分,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在时间尺度上,关注长时段的中国地理演变过程及机制;

2.内容具有时效性:尽可能使用最新的资料和数据,大量引用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体现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紧跟时代脉搏,如增加全球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

3.充分反映学科特色:体现了中国地理的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特点,反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4.体现课程思政和国情教育,把一带一路、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融入到课程教育中,把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国情融入到中国地理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感悟爱国情怀,在专业知识中体悟时代责任。


课程团队


王列辉—地理科学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孔翔—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滕堂伟—地理科学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蒋雪中—地理科学学院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课程大纲




往期评价



开课时间与平台

中国大学MOOC:

2024年2月26日~6月13日(每周一上午10点更新)

选课方式

移动端:

识别以下二维码,注册登录即可(可微信注册)


网页端:

打开网址后点击“立即参加”: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ECNU-1206678849?tid=1472094525

微信交流群

     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各位中国地理修读者搭建交流平台,特创建本课程微信交流群。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探索中国、爱上地理!


期待大家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