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科建设,于2020年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地理学科始建于1951年,拥有地理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全国仅三家),是我国最早具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是我国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之一;2012年,地理学成为上海高校19个一流学科(A类)建设学科之一;2015年,地理学成为上海市11个“高峰高原”(高峰II类)学科之一;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Geoscience)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行列;2017年,地球科学学科群列入学校首轮“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期评估为“优秀”;地理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档”并保持至今。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秉持“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育人理念和“聚焦、交叉、颠覆、进步”的培养策略,立足党的教育方针与新时代国家发展要求,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城市的资源开发、生态重塑、智慧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前沿挑战,培养能产出中国地理学传世理论的未来地理学大师,培养投身国家重大工程的地理学战略型专家。
一、地理科学拔尖基地
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基础学科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源泉,也是国家富强的血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在数理化生等学科建设一批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地理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科的传统优势,国家级与省部级重点研究平台与高端综合人才队伍,以大数据、计算模拟为基础的自然与人文过程耦合研究特色和虚实结合为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为引导,通过专业思政引领,持续开展学生选拔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诸多有益的探索。
1 拔尖基地学生选拔模式改革
拔尖班学生采取入校选拔形式进行。
● 选拔时间:入校第一周选拔。
● 选拔范围:面向全校所有文理科专业。
● 选拔形式:地理科学学院人才培养委员会负责组建选拔工作小组,通过面试形式对申请学生进行考核。
● 选拔规模:每届拔尖班不超过25人。
● 考核内容:
(1)中学阶段的学习与科创参与情况;
(2)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
(3)未来发展定位与规划。
同时,为未进入拔尖基地课程学习,但对卓越育人模式有兴趣的同学提供第二条拔尖人才培养途径,即不改变原有课程体系,但通过申请和评审可参与拔尖基地科创项目的训练,如成果突出,可被认定为拔尖基地学生。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1三阶段-三层次导师制建设
全面推行“筑基-提升-融通”三阶段导师制,以导师组指导模式统筹学生的课程修读与科研训练。导师组围绕学生的个性化特长和兴趣制定“筑基”“提升”与“融通”阶段拔尖班学生的科研训练方案,根据学生科研兴趣发展的需求制定该阶段的指定专业选修课程与跨专业选修课程,并根据研究计划确定学生个性化修读课程,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赛促学,鼓励学生参与各项学科专业竞赛。
2.2 拔尖基地国际化建设
开设国际化课程。依托学科拥有的一批高水平海外专家,基于长期为地理学国家理科基地开设全英语国际化课程的经历,包括国际地理联合主席、南非开普敦大学地理系主任Mike Meadows教授,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地理系主任刘红星教授、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王法辉教授、美国达特茅斯大学施迅教授等一批高水平地理学者为基地学生设计开设全英语国际课程。
2023年6月底,地理科学拔尖基地与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系统学会合作举办空间分析与疫情传播国际暑期学校,美国达特茅斯大学施迅教授等6位海外知名地理学者,进行专题授课、实践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 以实践教学为特色,构建“双跨”(跨专业、跨学校)实践育人体系
2.3.1 创建高校野外联合实践教学共享体系,开辟地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
面向拔尖人才培养,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拔尖基地牵头,自2020年以来,持续举办了第十一至第十四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多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的5个地理科学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基地和7个地理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策划并连续组织了14届大规模、多高校、跨区域的地理学联合实践教学,先后有49所国内地理学主要高校(包括香港和台湾)共计980余名学生和420余人次教师参加。野外联合实践教学,以跨校野外实践教学优质资源整合和高水平师资共享为宗旨,以学生高强度、高综合、系统性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建成覆盖我国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北、东北、西南地区典型自然地理单元和人文地理特色的实践教学共享资源体系,实现了名校名师资源的跨校共享,出版了系列野外实习指导教材,建成了实践教学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规范了野外实践教学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方法,搭建了地理学青年教师野外教学技能提高的平台,构建了组织严密、运行高效的后勤保障机制,为培养地理学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新途径。
图1 第十四届全国高校地理学野外实习师生在五大连池合影
基于此,相关教学成果“创建高校野外联合实践教学共享体系,探索地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荣获2014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创建高校野外联合实践教学共享体系,开辟地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荣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使命驱动构建新时代全国地理学后备领军人才野外实践教学体系”获2022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3.2 构建“双跨”野外实践体系、探索多维融通育人新模式
为了强化拔尖基地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地理科学基地与历史学基地自2021年起开展拔尖基地的联合实习。实习师生围绕东天山天池所在的三工河流域,吐鲁番盆地的白杨河流域,北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艾丁湖流域、玛纳斯河流域等五个流域从河流发源地到流域终点的构造、水文、地貌特征和格局的异同,以深入理解自然环境对“丝绸之路”沿线人地过程的影响,认识亚洲内陆人与自然数千年协同演进的历程。通过综合实践,从多时空角度认知人地协同发展,领悟国家发展战略。
地理-历史拔尖基地开展的新疆实习以“人”为融合点,形成了一种文理交叉融合的新实习教学模式。地理科学拔尖基地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签署野外实践基地合作协议,构建了基于天山1号冰川站的第一个拔尖2.0基地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带队实习教师录制了系列野外实习视频,最终将制作新疆跨学科融合式实习教学视频。
图2 地理-历史拔尖基地实习师生在柴窝堡盐湖合影
2.4 打造“专业夜沙龙”品牌
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设计中,紧紧围绕学院设置的第一课堂课程体系,基地打造了“专业夜沙龙”品牌,邀请青年科学家、学术名家等聚焦地学相关重大问题、科学思维问题等主题开展定期的研讨,平均每周1次。地理科学学院一批高水平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教师走进“夜沙龙”与学子亲切交流与对话,促进拔尖基地学生在学科价值、科学思维、理想信念等维度上的提升。
二、建设成效
在教学荣誉方面,杜德斌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021年);周立旻教授(2022年)、杜德斌教授(2022年)、孔翔教授(2022年)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孔翔教授荣获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2年);周立旻教授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正高组二等奖(2023年)和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2023年);刘敏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023年)。
在学生获奖方面,地理科学基地的拔尖学生在“科创项目”和“竞赛”方面的成绩不断取得新进展。自2020年以来,共有49人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aGIS地图设计竞赛和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等获得奖项24项。
在学生发展方面,2019级拔尖班的学生总体升学率达87.5%,其中13人攻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硕士或博士学位,1人攻读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境外大学的硕士学位。
三、展望
未来,地理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将以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拔尖班学生的优质导师队伍,优化拔尖班科研训练体系,创造更开放的科研训练环境,提升人才培养的跨学科交叉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总结、反思和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以“最大的原则性+最大的灵活性”培养地理学未来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