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6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焕庸地理大讲堂——时空大数据与人文地理跨学科沙龙第一讲在线上举行,王列辉教授介绍了焕庸地理大讲堂时空大数据与人文地理跨学科沙龙的发起背景和计划。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叶信岳教授应邀作题为“Human geography, human dynamics, and disaster research”的报告。讲座由地理科学学院王俊松副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王列辉教授、周煜教授及多位校内外老师、同学在线讨论。
叶信岳教授进行学术报告
本次讲座主要从人文地理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展开,叶信岳教授从人文地理学到人类动力学转变出发,讲述了人文地理学与人类动力学的关系,人文地理学关注人类活动的空间方面及其与环境的互动,而人类动力学则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和行为维度,增强了对人类与环境互动的整体理解。随着大数据技术在时空各个尺度上的发展,灾害研究得以更好地由以人为本的人文地理视角展开,比如可以通过构建个人和家庭尺度的人口分布和社会行为模型来预测灾害、减弱灾害的影响。灾害研究也为人文地理学带来新的视角和方法,动态、三维和虚实结合的研究方法加入到了传统的时空分析当中。叶信岳教授通过Al 驱动的地质灾害跨尺度框架、社区研究中的数据挑战、防洪住宅数据分析、老年人社区行走调查等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跨学科方法,将人文地理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灾害管理和缓解策略中,为解决灾害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叶信岳教授对新一代的人文地理思路和量子计算等技术在以气候变化为核心的跨学科战略里的重要角色,以及如何更好利用人文地理的研究帮助城市规划者在早期判定灾害等进行了展望。
叶信岳教授与师生进行互动讨论
王俊松副教授对叶信岳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简要总结了讲座的内容。在线听讲师生也就讲座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涉及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问题、量子引用的可行性问题、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图像类灾害评估方法等话题。本次讲座深化了同学们对灾害研究中的人文地理因素的系统认知,进一步增强了同学的灾害研究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