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为了深入地了解上海五个新城中奉贤新城和松江新城的城市规划实施和后续管理情况,2021级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本科生在何丹老师及其助教的带领下先后前往了奉贤新城中心“上海之鱼”、位于松江古城的方塔园以及早期规划建成的泰晤士小镇。通过老师讲解和实地考察,同学们都直观地感受到了新城规划的理念思想以及规划实施管理的现状,深切体会到了城市规划设计的魅力和后续城市管理的重要性。
上午,实习师生来到“上海之鱼”,探寻奉贤的前世今生,并了解奉贤新城的规划思路和未来发展方向。

实习师生首先进入奉贤区城市规划展示馆,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初步把握了奉贤的区划调整历史、区位概况及其内部空间结构,明晰了奉贤最新城市规划的结构体系、空间格局和政策导向,并深刻理解了奉贤在新形势下要建设成为“上海市南部滨海城区”和“杭州湾北岸综合服务型城区”的发展目标。


随后在3D影片带领下,同学们了解了奉贤新城的空间规划、功能分区及设计思想。奉浦新城城市空间规划按“十字水街,田字绿廊,九宫格里看天下,一朝梦回五千年”的理念布局,并延续“九宫田字”的基本格局以期形成中央活动区、新城综合片区、江海转型片区等九大功能板块,形成以上海之鱼为核心的奉贤新城市级副中心。

此外,同学们还通过模型参观和实地观察对“上海之鱼”的全局规划设计形成了初步认知。行走在“金海湖”这一新城核心景观湖旁,观察各大场馆设施的布局和设计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新城的生态设计理念和宜居城市建设思想。

参观完奉贤城市规划展示馆后,紧接着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前往奉贤博物馆进行参观,了解奉贤的人文、历史变迁过程,同时欣赏精美的纸质艺术展。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首先在一楼参观了海塘的筑建历史,以及滚灯的制作,石塘构造和筑塘名人范仲淹、林则徐等。


随后前往二楼参观奉贤的文化之旅,在一张张图解和一件件展品中,回看奉贤历史。在这里,师生们了解到了古时奉贤人的生产生活,奉贤由“盐城”到“棉城”的发展历程,奉贤的坊市发展、文化教育,以及奉贤的抗倭解放历史。由古望今,才能让同学们更好地体会到城市历史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随后参观了正在展出的纸艺术作品,讲解员在各式展品前向实习师生们介绍作品的名字和创作理念,让师生们感受其中绝美意境。


下午,我们来到了方塔园进行参观。方塔园位于松江古城,内有国家级文物宋代方塔及众多古式建筑群,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园林。

进入方塔园,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兴圣教寺塔,即方塔。方塔塔身九级,因袭唐代砖塔呈四方形,是北宋砖木结构楼阁式塔中较为典型的建筑。师生站在塔前仰观塔身,听塔檐四角铜铃微响,感受千年的历史古韵。
作为一座1981年初步建成的公园,其建筑风格既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又反映了上个世纪80年代激荡的创新思潮,堑道就是其体现。石砌两壁,时高时低,时直时曲,给人一种层次分明、柳暗花明的感受。漫步其间,抬头可见金色的银杏舒展其间,让人眼前一亮。
80年代人们在方塔园凿池叠山,一条S形的湖泊绕塔蜿蜒,湖岸泊游船,游客可驾游船徜徉湖中,于湖中览方塔全貌,景致精巧优美。湖南岸是开阔的绿地草坪,草木繁盛,视野广阔。游人在草坪上搭帐篷、野餐、嬉戏,感受休闲野趣。从对岸看方塔,方塔与照壁浑然一体,无树木遮挡,和谐地静静矗立着。
园中庭轩众多,风格古朴典雅,更有出自大师手笔的建筑,比如何陋轩。年纪稍长者是方塔园的常客,唱戏、下棋、闲话家常,方塔园在自然风光和古建筑的结合中找到了合适的结合点,在朴实宁静的氛围中和市民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下午四点,师生一行到达泰晤士小镇并展开一小时的自由考察。泰晤士小镇是一座融合了英式建筑风格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特色小镇。它以仿照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建筑风格而闻名,其建筑风格高度还原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特色,拥有维多利亚式、乔治亚式等多种典型英式风格的建筑,如精致的石砌房屋、尖拱形门廊、对称式设计的花园和精美的铁艺栏杆。

小镇内部设有各种商店、餐厅、咖啡馆和精品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购物和用餐选择。除了商业设施,泰晤士小镇还设有公园、文化中心和艺术展览等公共空间。
泰晤士小镇的建设考虑了多元功能的空间布局,它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区,还融合了休闲、文化和商业功能。这种多元化的设计完善生活配套设施,亦是松江新城建设发展过程中产城融合的见证者、产业升级的革新者。
本次城市规划管理实习不仅仅极大地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增进了同学们对上海“五个新城”建设的理解,还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考察能力,增进了同学们对学科认知的深度。(特别感谢奉贤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周局长热情支持和陪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