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中科院李广东副研究员与师生交流“全球未来城市空间扩张的生态效应”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3-15浏览次数:11


202332日下午15:00-17:00,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学术沙龙讲座在普陀校区地理馆407会议室及腾讯会议平台“双线”举行,学院教师郭琪副教授邀请中科院李广东副研究员受邀以“全球未来城市空间扩张的生态效应”为主题进行精彩的分享交流。李广东副研究员是中国科学院首批特聘研究岗位特聘骨干,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快速丧失是广受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前沿。其中,城市空间快速扩张通过生境转换、退化、破碎化和物种灭绝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变化产生深远影响,但我们就未来城市空间扩张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多维影响效应尚缺乏深入理解。针对上述关键问题,李广东副研究员基于人地关系的框架,以全球到21005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下城市空间扩张模拟数据为基础,对未来城市空间扩张对自然栖息地丧失、生境破碎化及物种丰富度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这项研究工作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理解全球城市空间扩张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1李广东副研究员作报告

2李广东副研究员介绍研究的相关背景

从现实生活出发,李广东副研究员为我们介绍了当前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如爱知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议的绝大多数目标无法正常实现,特别是农业和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自然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进而提出对城镇化如何与生态环境相链接的疑问。从学术研究视角,李广东副研究员着重阐述了生物栖息地相关研究进展,如昆明——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的框架,并指出现有研究还需深入分析生物栖息地的其他因素变化。由此,李广东副研究员基于系统模拟方法,构建未来城市扩张对全球自然栖息地、全球自然栖息地破碎化、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物种丰度(species abundance)的多维影响框架,揭示了未来城市扩张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速度、程度及空间分布。

3李广东副研究员阐述研究的贡献与研究思路

基于RPCC6种情景模拟,李广东副研究员主要得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判断:

1)栖息地的直接丧失——由于2050-2100年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将经历明显的人口收缩,东亚和南亚地区将是自然栖息地丧失的冷点地区。中国在这一情景模拟下,人口增长没有那么快,我国人口会即将达峰,城镇化的内在驱动力会逐步弱化。

2)城市扩张威胁到生物多样性优先计划——自然栖息地在全球分布不均衡,正在逐渐减少;自然保护区内部并不是没有人类活动,且这种活动在逐步增长。

3)栖息地破碎化——未来城市扩张将引起34—40百万公项自然栖息地更靠近栖息地边缘;同时,未来城市扩张将引起明显的自然栖息地破碎化。例如平均图斑规模缩小、平均边缘指数增大,以及图斑更为孤立。

4)物种丧失——未来城市扩张将导致平均7—9种物种和最高197种物种面临丧失的风险(10km2栅格内)

在城市全球化扩张与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矛盾之中,李广东副研究员还为我们分享了以下几个讨论:

1)东亚和南亚国家2050年之后将面临明显的城市人口收缩问题

2)未来城市扩张导致的自然栖息地丧失存在明显的类型、热点区和生态区差异,这意味着需要差异化的政策设计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投入权衡。

3)亟需创建有效的保护政策和保护基金来精准识别保护优先区。同时,在更为脆弱和关键的生物多样性区域扩张自然保护区网络,提高保护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4)紧凑发展和精明城市增长将是未来优化城市形态的关键要素。

5)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大挑战在最不发达国家,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些国家具有巨大的城市扩张潜力、更大的生物多样性丧失风险、更大的生态保护投资差距。这些地区是未来关注的重点,需要整合进当前的保护计划中,同时加强该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引导。

最后,李广东副研究员还就高质量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进行了经验分享,特别提出了如下建议:

  • 关注全球和关键地方性问题;

  • 明确期刊近期相关主题的刊文情况;

  • 讲好一个故事;

  • 明确创新性;

  • 学科交叉融合;

  • 有理有据的修改,可以反驳;

  • 当前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实事求是承认,深化讨论;

  • 遇到拒稿要勇于争取。

与会师生还与李广东副研究员围绕如何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如何看待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韧性研究、以及如何将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等的影响加入分析等进行了交流讨论。

学院副院长刘承良教授在最后对李广东副研究员的精彩讲座和众多师生的热情参与表达谢意,强调学科交叉需要保持本身优势,李广东副研究员通过本次讲座为我们未来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对研究的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实证研究等方面带来众多启示。同时,建议李广东副研究员未来可以考虑反向模拟,期待未来为我们带来新的分享!

4刘承良教授主持总结

撰稿:蓝雪

拍照:蓝雪、孙舒琦

审核:刘承良 滕堂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