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中科院杨宇研究员与校内外师生云端交流“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的逻辑与机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12-31浏览次数:14


20221228日晚,“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系列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中科院杨宇研究员受邀围绕“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的逻辑与机制”做了精彩的分享交流。本次讲座由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胡志丁研究员主持,吸引了来自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百余名师生参与。

能源是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经济依赖,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使得全球化过程中必然面临能源的全球重新配置。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地理空间刻画与关系研究对理解全球资源-政治-经济复杂系统具有独特的理论视角和实证研究技术方法体系。对于世界能源地理研究,杨宇研究员首先从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的四个主要逻辑着手,基于全球能源贸易、全球隐含能源贸易、全球可再生能源贸易,杨宇研究员尤其指出,国际能源投资的主体和互动领域呈现多元化态势。能源与国际资本的互动关系密切,海外投资与全球并购改变了资源的本地权属关系,能源资产权属的分离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杨宇研究员从经典理论基础与国际投资动因、对外援助与双边关系对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影响,以及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下的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变化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在众多国际投资经典理论中,杨宇研究员着重介绍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家利益优先取得论及全球生产网络(GPN)作为其理论基础。回归中国能源对外投资的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能源企业其全球竞争力是否有独特性?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公司全球扩张的资本和底气是什么?与美欧集团的能源霸权与军事打压有何区别?基于以上思考,杨宇研究员从对外援助和外交关系两个方面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什么影响了中国海外能源投资?”

对外援助对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机制以先锋效应和基础设施效应为主。杨宇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其数据及处理,通过建构四维数据库结构(项目—企业—国家—时间),模拟OFDI决策的真实选择过程并解决数据不平衡时的数据损失问题,进行描述性统计和计量实证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检验。由此得出4个方面的结论:1技术支持、无偿援助、融资援助、债务免除等都对能源投资成功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其中无偿援助和技术援助效应最为明显;2中国用于东道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和政府财政的外援对促进中国企业向东道国进行能源OFDI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援助效应均表现为短期效应;4尽管中国能源投资版图在多元化,其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但是能源投资是相对脆弱的。

除了对外援助,中国复杂的外交关系同样对能源企业投资策略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建模分析结果,杨宇研究员指出,中国能源OFDI决策受到中国公共外交努力的强烈刺激,无论是中央政府的正式外交还是地方政府的非正式外交。良好的双边外交关系和东道国能源密集型资源显著推动了中国能源OFDI,而中国企业在能源OFDI中更受政治属性影响而非经济动机驱动,且外交关系对能源企业投资策略的影响通常具有行业异质性。



在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背景下,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日益重要,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的重要力量。杨宇研究员随后通过引入三个指数,简述了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下的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结构性变化,包括低碳化(Decarbonization):股权投资低碳化和建设投资低碳化,从以油气等传统能源为主拓展到了多元化的电力项目投资,加大了服务于东道国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分散化(Dispersion):主要体现在国家数量增多、主要投资国家变化、投资结构变化;去国有化(Denationalization):去国有化趋势明显,太阳能和风能领域一直是民营企业国际能源投资的主要领域。

最后,杨宇研究员分享了其研究团队的反思与讨论,一是能源的现实问题研究依旧要立足经典理论;二是要深化研究内容,从简单的地理格局刻画进一步展开到机制分析;三是随着研究主体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要致力于推动理论创新;四是在探讨全球能源转型与能源投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和国家能否提出更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权益的建设性意见。

讲座结束后,来自青岛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师生踊跃交流,与杨宇研究员围绕复杂网络、多层网络与计量经济等方法在能源投资研究中的应用与比较;如何在能源投资问题中解决跨尺度与多元主体影响;在提到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时,能否应用一些地缘政治理论,对实证研究进行解释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在绿色低碳的需求下,低碳化是否可以作为因素放入模型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胡志丁研究员最后对杨宇研究员的精彩讲座和众多师生的热情参与表达了感谢,他总结道,杨宇研究员通过本次讲座使大家对于中国的能源海外投资及其影响因素有了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理解,基于对外投资和外交关系对于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的实证研究,对研究的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实证研究等方面也有众多启示。尤其在双碳目标的新形势下,了解中国能源海外投资的结构转型也具有重要意义。

撰写:牟雅图,审核:滕堂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