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三角课程|与昆山的云端相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4-23浏览次数:10


2022420日晚,修读“走进长三角”课程的41本科生在任课老师孔翔教授的指导下,从云端走进中国百强县(市)榜首——昆山,完成了本课程的第一次实习教学。受疫情影响,本课程的部分实习教学环节拟推迟到恢复正常教学后进行,部分则考虑以云实习的方式进行。云实习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程,需要结合前期的理论教学内容,提前拟定实习方案。根据课程大纲和教学进度安排,本次实习的主题为长三角在开发区建设中实现加工制造业发展的路径与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结合实习地的视频资源,学会景观观察的方法,深刻理解开发区建设推动地方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机理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因为本课程缺少相关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为做好云实习的教学,孔翔教授和课程助教结合已有的实习教学和科研工作基础,慎重选择了教学案例地和相关视频。本次实习选择以昆山作为案例地,至少有三方面的考虑:首先昆山地处长三角的核心区,也是昆曲的发源地,无论在自然地理环境还是文化传统上都具有典型的江南文化特征;同时,昆山在改革开放以后由农业县向现代化工业城市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自费办开发区”的成功实践,能较好地体现以开发区建设推动工业化进程的一般机理;不仅如此,昆山与上海的同城化水平明显较高,很大程度体现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可能影响。

实习课程伊始,孔翔教授首先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了上一节课有关模块化生产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相关知识点以及开发区建设的特点,随后,简要介绍了本次实习教学的任务和目标,特别强调了借助实习地视频进行景观观察的基本方法,布置了本次实习教学的考核要求。随后,借助五段小视频,组织了四个阶段的云实习和分组交流。

走进一座城市,首先应全面了解城市发展的总体进程和特点。在云实习的第一阶段,同学们从政府制作的宣传片和网友个人拍摄的视频两个角度,开始走进昆山。在景观观察成果的分享过程中,不少同学都注意到,昆山的GDP超过了许多省会城市,人均GDP甚至超过了意大利、韩国等发达国家,并通过云端景观观察,看到了想象中的现代化高楼和想象不到的工业城市的优美人居环境。


基于各组同学的交流分享,孔翔老师补充介绍了昆山的工业化进程。他指出,昆山主要依托同学们所关注到的独特区位优势,抓住改革初期大量知青和“三线”企业职工急于返城的历史机遇,“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开启了工业化进程。1992年,昆山开发区正式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后,进一步将招商引资的重点转向了外资,吸引大量主要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的台资企业进入昆山,从而成为了全球电子产品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也成为了大陆目前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区域之一。由此,实习转入第二阶段,基于纬创案例,共同探究昆山电子产业的发展路径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助力昆山快速实现了工业化、也促成了昆山GDP的快速增长和外来人口的大规模集聚。同学们基于视频初步了解了纬创集团和纬创昆山厂的基本情况。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同学提到该公司特别强调产品的品质,拥有许多国际化的认证,这体现了昆山电子产业的发展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特点;也有同学关注到该企业非常关注普通员工的业余生活,而且员工都比较年轻,这是加工制造重视发挥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优势的体现。孔翔老师特别强调,从视频资源看,纬创无论员工宿舍、还是厂区,都离昆山的市中心很近,这显示纬创等企业较早来到昆山开发区投资,也是昆山的工业化从这类代工企业起步的具体体现。


在努力吸引台资、打造台商集聚地的过程中,昆山也在努力努力建设台商的家园,实习课程的第三阶段,师生共同关注了昆山电子产业发展对两岸关系的影响。结合视频提供的信息,大家发现,昆山不仅正逐步成为台商在大陆的家园,同时,也已成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平台。


实习的第四阶段,孔翔教授引导同学们关注了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日结工这一特色用工模式,,并引导同学反思了由此带来的日租现象给社区管理可能带来的挑战。跟随视频镜头,同学们近距离地观察了日结型用工模式同时不断思考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日结型用工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日结型用工模式?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有同学提到,工资一日一结,工作灵活度更高,满足了企业短期大量用工的需求。还有同学表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日结型用工能够满足多变的用工需求,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而从员工的角度来看,青年一代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不再追求一份稳定持续的工作,更希望“今朝有酒今朝醉”,日结型用工也符合他们的需求。

在一个半小时的云实习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初步了解了昆山的发展过程,也对模块化、工序型生产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网友提供的视频学习了景观观察方法,并在师生共同的交流中,理解了昆山依托台资电子企业实现工业化的路径及对城市发展的可能影响。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普遍感受到,昆山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较好地抓住了全球剩余产业资本的逐利需求,实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同发展,使其从“小六子”的农业县快速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这是我国利用全球化契机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智慧体现。同时,台资企业在昆山的发展也有助于增进两岸关系。但这一独特的工业化发展路径也会带来不少问题,不仅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也还会有日结型用工模式等给社会管理带来的压力。通过本次云实习,同学们不仅较深刻地理解了长三角地区依托开发区建设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地方发展问题的研究兴趣与能力。虽然不能亲临昆山留下许多遗憾,也少了能在与昆山当地人的直接接触中感受昆山之路精神的机会,少了现实锻炼野外景观观察方法的机会,但也能使所有同学清晰听到老师的讲解、随时进行分享和交流,以另一种方式保障了实习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