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实习师生在周庄古镇里感受江南文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7-25浏览次数:76


2021718日上午,我院参加区域规划实习课程的2019级本科生在孔翔教授带领下前往周庄古镇学习考察此行意在帮助学生实地感受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探索古村、古镇区域规划的独特价值和有效路径。

甫进古镇,孔翔教授首先介绍了江南古镇研究的一般思路,引导同学们基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思考江南地区古镇形成和发展的地域特色,提醒同学们注意由此反思江南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的不足和优化思路。

周庄号称江南第一水乡,很能满足人们对“小桥、流水、人家”的地理想象。改革开放以来,周庄古镇的特色旅游开发较为成功,逐步名扬天下。在古镇讲解员的带领下,实习师生首先来到“逸飞之家”。陈逸飞的《家乡的回忆——双桥》提升了周庄的知名度。他笔下的双桥,两桥相连,一圆一方,形状似钥匙,所以又被称作钥匙桥。正是这把钥匙打开了周庄的大门,将江南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开启了周庄与世界的交流,也开启了周庄的发展之路。

伴随着悦耳的歌谣,各色船只在如画的河流中来来往往,吴侬软语中透露出水乡生活的悠闲惬意。船只作为重要的运输载体逐渐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如今成为游人们从另一个视角欣赏古镇风貌的重要依托。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临河而建的传统民居极具江南韵味。实习师生先后考察了张厅和沈厅。张厅是贵族士大夫阶级的宅院,整体看来比沈厅更加简朴雅致,然而具有严格的规制;沈厅是商贾世家的宅院,信奉财不外露,因而从临水的正门来看比张厅更加低调,然而庭院深深,越往里进越能感受到沈家的财富底蕴。两处宅院均有后花园,均采用典型的江南园林的造景方式,叠山理水。

在自主调研阶段,同学们沿着古镇街巷感受商业气息。江南是中国最早发展商品经济的地区,沈万三是周庄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代表性商人。周庄古镇的发展离不开商品经济的繁荣,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浓厚的商业文化,成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发现周庄古镇的整体保护做的较好,一方面大量的传统民居、古桥、码头和整体的街巷肌理得以保留,传统的水乡生活方式得以重现;另一方面注重文化的挖掘和展现,突出了周庄特色。但也有一些不足,例如商业均质化。

周庄作为中国第一水乡,因水成市,街巷逶迤,户户通舟,依赖自然地理条件生成傍水而居的独特生活习性和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研究价值。通过考察整个古镇,同学们理解了地理环境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感受到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文:胡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