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2日,周日,城区学院20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在自然地理学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第一次实习,途中同学们在南汇嘴海岸、滴水湖、洋山岛及港口认真观摩学习,在实地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实习旅程于早上8点20开启,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位于浦东新区南汇嘴的观海公园,深秋海边寒风刺骨加之阴雨连绵,公园中少有行人,但这并不能磨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迎着刺骨海风,同学们站在观海公园的长堤上随着蒋老师的讲解,认真记录关于长江口和杭州湾的分界,海堤的知识和原理,不断有同学提出新的疑问,老师均能一一耐心解答,伴随着问题的深入,同学们逐步加深了对海边事物的了解,从地理区位,人地关系等方面重新建构了对临海地区的认识。而学习之余同学们也展现了除学习严肃认真以外不一样的一面,纷纷在观海公园中笑闹,实习的第一站在同学们愉快的笑声中告一段落。
实习的第二站,大家来到了滴水湖边,亲眼目睹了人类对沿海地区的改造,在海边以人类力量建造的人工湖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而老师的讲解也让同学们明白了人工湖规划背后的深层原因,滴水湖的浪花拍打着临港新城的石岸,老师的讲解从滴水湖引到了临港新城,字里行间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临港新城的地位和其出现的原因。对于城区的同学们来说,这是第一次在老师的带领下重新认识了城市及其生成机理,这无疑是一次珍贵的学科体验。
实习活动的午餐也是活动的一大亮点,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又要做好防疫措施。在用餐的同时交流对学校,对学科的认识,而师生间幽默风趣的对话更是拉近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同学们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在放松之余恢复体力为下午活动做好准备。
在洋山岛上同学们开启了此行最精彩的部分,跨越一段杭州湾,同学们目睹了淤泥质海滩的真面目,也亲眼辨识江船和海船的不同之处。亮丽而繁忙的港区就在眼前,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其巨大的吞吐量和智能管理下船只卸货的速度让同学们感到震惊,一排排堆放整齐的集装箱挤满视线,显得尤为壮观。对于很大一部分同学来说这是第一次直观感受中国速度和国之重器,以及国际间货物流通,大家纷纷发出赞叹的声音。而老师也趁着同学们兴奋的呼声为同学们介绍洋山港的自然条件和建设国际深水港的优越性,对着事实讲理论,书中学习过的知识生动起来,同学们受此启发展开联想,逐个分析了中国各大港口优势及劣势,老师不时补充,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
小洋山岛的山头也留下了同学们的足迹,海岛奇特的山形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在上山途中大家不断猜测海岛的形成原因,结合景区标识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欣赏自然壮美的风光,不断向上攀登,在海岛顶端的观景台上,以极其开阔的视野眺望洋山风貌,北望东海大桥,南瞰洋山港区,脚下海浪冲击着石壁,远处不时轮船经过,海面一望无际,景色为活动增添了靓丽的色彩,最后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在洋山深水港的石刻下以合照的方式为活动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经过这次实习,同学们学会了从学科视角看待事物,增长了地理知识,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为同学们打开了地理学习的大门。同学们在实践中也是收获满满,将以更大地热情投入到地理学习中。
撰稿:赵心怡
校核:蒋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