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9日,城区学院关工委分会的陆珏、蒋长瑜、于川江三位老师和学院学生预备党员一起参观了《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在关工委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生预备党员进一步了解了《布尔塞维克》创刊之初的艰难,感悟了革命先烈的伟大。
《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坐落在亨昌里的一幢老洋房内,位于愚园路1376弄34号。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从武汉迁到上海。10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另行出版了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今天,城区学院师生参观的是《布尔塞维克》编辑部的旧址,也是当时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开展革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瞿秋白、罗亦农等均曾在此工作和生活。
陈列馆一楼为《长宁区革命史料史迹展》,重点介绍长宁区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史料史迹:《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路易·艾黎故居和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二楼为《布尔塞维克》编辑部复原陈列。
当走上又窄又陡的木制扶梯时,大家仿佛看到了那段艰难的过去,在狭小的空间内,革命先驱们在白色恐怖的极端艰难环境下努力传播着马列主义,面对当时大革命失败的社会局面仍播撒着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当视频中播放罗亦农同志被捕后的经历时,师生们都被革命前辈间深厚的革命情谊所打动。
这次《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的参观,使得师生对于建党后革命种子保存的艰难、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不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们纷纷表示作为预备党员,深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大家互相勉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撰稿:李静娴
摄影:孙丽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