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7日14点40分,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第21次“学术面对面”活动在资环楼539会议室如期举行。2017级硕士研究生钱超峰同学作《地区间基因差异会影响技术转移吗?基于我国2001-2005年省际转让数据》的报告,滕堂伟老师进行总结点评。
钱超峰同学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汇报:选题缘起、文章简介、困难与问题、投稿与修改和进一步计划。第一部分,钱超峰同学首先介绍了为什么会想到选这个题目。原因有杜德斌教授团队的研究传统、同学朋友的影响和参加大夏杯的前期准备工作基础等,介绍了一些对其启发最大的文献和相关数据等。第二部分,钱超峰同学介绍了文章的内容,使用空间面板数据从省际基因差异的角度探索跨地区专利转让机制。他的研究结果发现,遗传距离越远,反而更容易发生跨地区专利转让,在平均水平上,两个地区间基因差异每扩大一个标准差,两地之间的专利转让数就会提高10%。这虽然与之前一些文献有所差异,但也同样映证了在邻近性研究中“过犹不及”的相应发现以及生物学中“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竞争理论。第三部分,钱超峰同学结合自己研究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与困惑之处,和大家讨论交流了模型的稳健性问题、数据的时间与尺度选择等等,并从论文修改的角度进行阐发。最后,它还思考了可能的进一步研究,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报告引起了与会同学的热烈讨论,争议较大的问题包括:“基因差异的主体是个人,而专利的主体是企业,这两者之间真的存在联系吗?基因差异是否影响创新产出?”钱超峰同学在讨论只能够认为基因研究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群体基因学,而省——姓群体也是可以作为基因差异研究的一种尺度与分组方法。至于基因差异是否会影响创新产出,他介绍了相关文献已有的发现,这种关系是确实存在的。
滕堂伟老师对所汇报内容进行点评。滕老师充分肯定了该研究选取的视角新颖,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鼓励大家敢于从崭新视角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强调研究一定要在人文经济地理学专业理论基础上,基于文献梳理去发现科学问题,将自己的研究结论与理论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滕老师还就汇报的表述形式与逻辑顺序方面为钱超峰同学提出建议,并用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呼应了钱超峰同学的的有关发现,也给了汇报者和其他同学一种新的思路,并就下一步可以继续深化研究的问题和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撰稿:李语杨、钱超峰
摄影:陈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