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9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系列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召开。本次讲座主题为“中缅边境管控的硬化与软化研究”,由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系系主任苏晓波教授主讲,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胡志丁研究员主持。本次讲座吸引了校内外师生150余人参与。
边境地区是国家领土、主权的安全屏障和战略缓冲区,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关键屏障,在周边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定义上入手,苏教授从空间尺度、景观、地方感等多角度解释了边境的概念,阐释了他对边境的理解:边界虽然具有划定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的基本功能,但边界不仅是一个分离的概念,更多的是一种融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中缅边境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境流动最频繁的区域,跨境贸易、人员往来都体现了这种融合,并形成了独特的边境景观。
边境管控有硬化与软化两种类型,同时以合规与否为划分依据,边境研究的内容可大致分为人的流动、货的流动、身份识别(容纳与排斥)、利益分配(区域差异与经济全球化)4个类别,并可分为无国界世界问题、跨境证件安排、贸易便利化问题、多利益集团协调、边境管控的外部化和内部化、跨境禁毒、反走私等研究主题。在此基础上,边境研究的对象以跨国精英与有证劳工、无证移民与难民、大额贸易与边境贸易、毒品与走私等为代表。中国如何实施有效管控,推动中缅跨境区域化,在做到限制非法货物流入的同时,便利人员往来,成为中缅边境相关研究的核心议题。
苏教授尤其强调了在边境研究中对话文献的重要性,可以从加-美-墨、欧洲边境研究中汲取参考经验,提升自身概念化水平,作出对中缅边境研究的基本判断。通过对话文献发现,高压的硬化管控无法阻止无证移民大规模的涌入,但是增加了跨境的成本和危险,这种硬化管控实际上是以处理传统安全挑战的思维来应对人道主义危机。中缅边境研究也可以从货物和人员出发,探讨中缅边境管控的多元特征,以及后疫情时代可能呈现的特点。苏教授研究发现,中缅边境管控的硬化与软化同时存在,呈现与美墨边境不一样的边境景观。此外,苏教授提出了向上协调和向下实施的分析框架,以解释中国政府如何重新调整其边境监管体制。
通过对中缅边境长期深入的研究,并将其与欧洲各国边境、加-美-墨边境对比,苏教授认为:(1)全球化推进地越深入,边境管控越加强,而管控的对象更具有选择性;(2)军事化边境已经成为欧美对外边境管控的核心策略;(3)高压管控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边境安全,也出于政治经济目的,尤其是压榨跨境移民的劳动力价值;(4)高压管控带来人道主义危机,也无法有效阻止无证移民的涌入,有必要思考可替代的方案。
分享边境研究成果之余,苏晓波教授回顾了自己从旅游地理研究转向中缅边境研究的经历。谈到自己转型的契机以及两个不同方向研究范式的异同点时,苏教授提到,要从理论和文献出发,寻找合适自己的研究论题,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研究方法,争取每一份作品都有所贡献。苏教授研究方向拓展的经历为大家的科研和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讲座结束后,来自天津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师生踊跃交流,和苏晓波教授探讨了有关边境管控强度与跨境合作密切程度的关系、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国家在移民管理理念方面的异同、软硬结合的边境管控机制如何运作等问题。苏晓波教授还以亲身经历,和师生们分享了如何在实践调研中挖掘具有区域特色的话题等调研经验。
最后,胡志丁研究员对苏晓波教授的精彩讲座和与会师生表达了感谢,并总结道:发生在边境的跨境贸易、硬化或软化的管控、人员的跨境流动、安全问题以及背后的政治博弈,囊括了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尺度,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这意味着边境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专属议题,而是一种跨学科研究,政治学、经济学、地缘政治学等学科都可以在边境研究中发挥本学科作用,产生精彩独到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