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文化地理学-研究区域发展的魅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1-26浏览次数:466

文化地理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流派。作为分支,它研究文化现象在地理空间中的形成、分布、组合、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作为流派,它为人文地理学提供一个研究视角,即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区域多样性。

更关注微观人文现象

20世纪中期以后,西方人文学科研究中出现了“空间转向”,而地理学研究中出现了“文化转向”。文化地理学因时而动,成为学科交叉融合和理论创新的热点领域。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孔翔表示,与其他地理学分支学科倾向从较大空间尺度发现地域差异性不同,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的新文化地理学,更倾向于关注微观、日常和在地的人文现象,通过对微观尺度上不同群体价值追求、情感认同等的观察、调研,来分析特定地理环境下不同群体的空间关系及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

“近年来,我国文化地理学从将‘文化’作为研究的对象,转向将‘文化’作为一种途径来研究复杂多样的地理现象。”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张敏表示,其关注的重点包括:对“地方”意义的阐释,如地方性、地方感、地方认同等研究;对于人文地理学中的“人”进行反“异化”研究,更加关注富有情感与能动性的人与空间的关系;将文化作为渗透在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中的要素,对经济现象、日常生活现象进行深度阐释。

“在我国,不少文化地理学研究开始探讨空间中的文化冲突和权力争夺,即关注社会分层与社会矛盾、空间争夺与空间设计、价值观多元化下的冲突与融合等。”孔翔告诉记者,诸如同性恋人群等弱势群体在公共空间中的争夺和抵抗,以及旅游开发、行政区划调整、地名变化中不同群体文化理念的争夺等。这些文化地理学研究热点,对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与地方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综合考量自然人文因素

近年来,我国文化地理学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国情开展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但也存在与地域文化,甚至地方史混淆的现象。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晓虹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文化地理学的问题意识与理论框架原本来自国外,我国学者在应用其理论与研究方法时没有领会其要义,即研究文化现象的地域差异,直接导致早期一些研究著作只专注于地域文化特色的描述与分析,而未意识到对不同地域文化之间异同的论证,更没有通过具体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要素去剖析该区域内部的文化地域差异。文化地理学研究既应科学地、系统地研究文化现象,又要注重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历史传统的密切关系。

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尚意解释,区域是一个系统,这其中自然、人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文化地理学者要理解这种多要素的综合,而并非仅仅把自然和人文现象装进区域这个“筐”里。这是因为,区域这一综合体有自身发展历程,任何事物进入到该系统,都要发生变化,区域是一个自变量,它影响着事物的进程。

为社会发展提供参照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智君表示,文化地理学所关注的文化要素的历时变化时段较长,因此能清晰展现其在地理空间变迁以及空间意义建构的过程。在人类文化多样性日渐消失的今天,其研究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曾刚说,文化地理学应通过参与解决国家和地方发展的现实问题的过程,来不断丰富学科的理论内涵和现代方法,增加、拓展学科服务现实发展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关注理论体系的建设、不断丰富理论假说,开拓社会网络分析等新的研究与分析方法

孔翔建议,文化地理学研究需更多关注地方和其他地理学研究的特色领域,避免陷入单纯的、缺乏在地性的空间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更多借鉴人类学等相关学科,提高抽样方法和数据采集的科学性,以使研究更具说服力;此外,要注重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实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等相关话题一直为中国文化地理学所关注。”张敏表示,今后,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应注重挖掘中国文化本底以及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尺度的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密切关注并致力于解决我国社会现实问题,注重本土知识的输出和国际对话。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月6日第881期

具体链接见:http://www.cssn.cn/lsx/zwbl/201601/t20160106_28133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