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周四)10:00,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学术沙龙在腾讯会议开讲,在杨浩然副教授的邀请下,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周正怡讲师做了题为“High-speed Rail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s: Evidence from House Prices in China”的学术报告。
本次讲座内容主要为周正怡老师团队如何运用中国数据去研究高铁对不同区域如何造成不同的影响。选择中国作为研究区域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络,在区域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影响产业发展;二是中国高铁建设是新晋事件,当今时代下以载客为主的交通设施带来的经济影响是否与以往相同等开放性问题等待解答。以此为背景,周老师就高铁建设会给不同类型城市带来溢出效应或虹吸效应展开讲述。研究基于2014-2019年列车时刻表数据、北京、上海、天津、苏州的房产交易数据和POI数据,以制造业(主要受溢出效应影响)和服务业(主要受虹吸效应影响)产业园区为切入点,利用园区附近房价来反映高铁建设的影响。
以房产交易价格的自然对数作为因变量,以房屋距最近产业园区距离、交互项为核心自变量及房屋特征(房龄、朝向、装修水平等)控制变量,对上海-苏州分别进行主回归发现:在上海,随时间推移,产业园区房价呈上涨趋势,且制造业产业园区和服务业产业园区周边房价趋势未出现差异;对苏州来说,核心变量均不显著,推测由于城市内部异质性引起标准误增大。为进一步理解城市异质性,按照离最近高铁站距离将每个城市住房分为四组进行回归分析。随后从微观角度对苏州高铁站附近产业园区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可以发现苏州高铁站附近制造业发展要比上海快许多。这也就不难理解高铁建设对不同城市所产生的溢出和虹吸作用:若一区域制造业底子薄,服务业很强(如京津冀地区),则高铁带来效应主要受服务业影响,产生虹吸效应;若一区域工业底子强,则高铁高通后带来主要是溢出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①高铁开通后,服务业资源在向核心城市流动,从苏州外围流向上海,具有虹吸效应。制造业则从上海流向苏州,产生了溢出效应。②北京-天津并未发现虹吸或溢出作用。③在全国范围内,高铁拉大了富裕城市与非富裕城市之间差距,且以虹吸作用为主。
中科院地理所牛方曲副研究员、华东师大城区学院杨浩然副教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张安民教授就企业种类划分、距离影响因素、跨区域就医等问题与周正怡老师展开讨论,加强了人文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在研究视角、范式与方法等方面的交流与交叉。
本文图片来源:讲座截图
撰稿人:王潇萌
审核:滕堂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