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 编辑夏瑒博士谈顶级期刊论文写作与发文技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9-25浏览次数:1927


20199191500,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在闵行校区资环楼539会议室举行。Nature Communications编辑夏瑒博士做了题为“《自然》、《自然通讯》期刊概览及交叉研究、顶刊写作发文技巧”的报告。

作为《自然通讯》杂志唯一的社会科学编辑,夏瑒博士负责社会经济、环境政策、健康风险、气候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相关稿件审核,具有十年留英经历,致力于自然灾害-健康风险-社会经济影响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曾发表多篇高影响因子SCI论文。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杨浩然副教授担任主持人,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紫江青年学者崔璨研究员、姜炎鹏研究员、李琬博士后,地理科学学院叶超教授、经管学部张露瑶助理教授以及相关院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沙龙。

夏瑒博士首先介绍了Nature作为具有高度选择性、原创性和前沿性的期刊,与其它期刊的不同之处。接着向同学们展示了Nature整个的架构:NatureNature-branded research journalsNature Communications。随后展示了编辑在投稿环节所做的工作,并给出投稿者相关修改建议。特别指出介绍信和文章初步评估的重点在于:1)数据规模、所用模型或空间尺度方面的进步;2)因科学进步所获得的新知识的阐述;3)文章创新贡献度。文章内容中“new knowledge”和“method advance” 的平衡对于文章的送审与否至关重要。

在简要介绍了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三种文体特点及要求后,夏瑒博士根据自己经验总结出近来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相关热点问题,包括跨学科研究、持续发展导向研究、纯方法论研究、与政策实施紧密相连的研究、低尺度高精度研究、城市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类研究。随后指出2017Nature发起的大挑战项目重点关注世界五大难题:可持续发展城市、全球健康、气候变化、数字转换世界、食物能源水耦合。最后推荐了Behavioural and Social CommunitySustainability CommunityEcology and Evolution CommunityNature内部的科研平台资源。

夏瑒博士的报告引起了老师和学生的热烈讨论,夏瑒博士一一解答了相应的疑问。对于提到的“发表文章时提供原始数据”问题时,建议科学价值高并且数据量大的数据应尽早投到Scientific Data并及时将数据相关文章状况告知编辑。关于“纯社会或经济类文章发表数量”问题,夏瑒博士强调Nature Communications对任何学科领域的论文都特别欢迎,具有发展文科领域的强烈意向。关于热点话题研究的录用问题,提出文章录用取决于新知识与研究方法进步的程度而不是问题研究热度的高低,并进一步说明评论型文章不同于研究型文章,应该着重于当下热点问题。

本次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的举办,深化了青年师生对国际顶尖期刊运作和相关研究重点领域的认识,对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及相关院系青年师生高水平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大有裨益。

供稿人:王潇萌

审稿人:滕堂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