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全体党员教师于2018年4月18日下午举行组织生活。杜德斌院长、徐蓓丽副书记、滕堂伟副院长、刘承良副院长等参加。教工党支部书记殷为华主持。
杜德斌院长解读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首先,杜德斌院长与党员们交流了学校十三次党代会的学习体会。3月28-29日举行的第十三次党代会,正值学校落实“十三五规划”、深化综合改革及全面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期。这次报告的主题是:立德树人、攀高行远,为实现学校在新时代的新使命而努力奋斗。主要包括:过去五年工作回顾、未来思路与目标、重点工作及提高治校能力等四个部分。他认为,报告历经多次反复修改而成,内容求真务实且令人振奋。报告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前学校发展的难点和弱点,并提出未来分三步实现一流大学目标、依托优势学科重点实施三大工程。其中,国家战略精准对接工程是重点聚焦教育、生态、健康、智能及国际化等五大领域,为新时代华东师大全体师生指明了前行的重点方向。他还结合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提出建议,借鉴中科院组织泛第三极(欧亚大陆)研究的有益经验,从更广阔视野和长远目标,主动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战略及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等重大需求,作为大生态概念,不断完善生态+学科群发展的内容及举措,促进地理学、生态学、生命科学等交叉融合发展。另外,自然和人文地理学还可积极参与智能+和国际+的相关研究和人才培养。他最后提出,学校长期坚持实施的信息化、交叉学科、国际化即3I发展战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直是我们的特色和优势。建议党员教师们要将学校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的精神,贯彻落实到科研教学和服务管理中,促使地理学科及相关专业方向能发挥更大作用。
随后,殷为华与党员学习交流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及《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等的核心内容。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专业素质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及政策举措的重要措施;为有效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质量,实施纲要提出了构建综合育人体系的总体要求,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的育人功能;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从基本素质、育人职责、奖评机制及相关组织保障等提出具体要求,强调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是立德树人、履行“五个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此,我们教师需要自主学习,切实提高个人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及专业能力,推进实现学院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
全体党员通过学习交流,对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思路对策及重点任务有了清晰的认识,对教师在一流大学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责任担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家表示,作为教师党员,将以学校党代会报告精神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努力提升个人能力,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