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十九大精神•城区学院党员参观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1-26浏览次数:855

2018年1月17日上午,城区学院教工党支部组织教工党员代表参加了“深入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的学习活动。

教工党员代表参观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

教工党员代表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

教师党员们逐一学习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巨变及社会治理的挑战。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面临历史遗留的老问题与体制转轨中期新矛盾叠加交织的复杂局面,困难重重:一大批市政工程和旧区改造、上百万职工陆续下岗。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党员、干部以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强烈政治责任感,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大规模走访活动,进行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的群众工作,创建了关心群众的一系列工作机制,创造了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内容主题的“凝聚力工程”,有力地回答了基层党组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核心问题。社区党建的“凝聚力工程”建设就是要始终立足于服务群众,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办事情,把好事办在群众开口之前,把实事办在群众急需之处。

  

学习长宁区华阳街道党建的凝聚力工程建设实践

  

华阳街道干部服务广大群众的心声

华阳街道所出现的“凝聚力工程”深动感人,为高校党组织以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党凝聚力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启迪。街道干部们认为“我们为群众解决一分困难,群众就会贴近你一分,解决的困难越多群众的心越顺、气越顺,也就越贴近你,这就是党的凝聚力。”他们这种一心一意服务群众的工作方式创新实践表明: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一定要切实落到实处,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通过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才能真正有效形成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国情、党情在变,群众需求和社会矛盾在变,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加强党建“凝聚力工程”建设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始终不变。在党的十九大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高校的党支部凝聚力工程建设,要坚持以服务师生为中心,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需,从细微处做起,为学院教学科研发展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作用。

撰稿人:陈  敏
审稿人:殷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