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2017年11月7日下午,全院党员教师进行了学习交流座谈会。党委书记孙斌栋、院长杜德斌、副院长滕堂伟、副书记徐蓓丽出席和区域地理系主任刘承良出席。教工党支部书记殷为华主持。
党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
杜德斌院长认为,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们工作将产生深远意义。他指出,首先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方式,赋予我们的学科专业以主要的新使命。中国的研究工作经历了“跟跑、并跑,乃至开始在一些领域实现领跑”的过程。我们创新的重点也逐渐由应用型研究为主转向越来越重视基础研究;其次是科研的组织方式,今后将更加重视长期潜心的基础研究,而且在在人才培养上,将应更加着重培养领袖型人才。
孙斌栋书记指出,党的十九大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会议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十九大将对我们未来,尤其是最近5-10年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并且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以及我院三大研究重点之--城市规划,谈到今后我国城市建设导向上的变化,指出我们将大有可为。
滕堂伟副院长则重点分析了习近平讲话中“不忘初心”含义,认为“坚持党领导一切”就是坚持初心。报告中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等的诸多新提法和判断可以作为指引我们进行学科理论创新的方向,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体现出文化自信。
徐蓓丽副书记认为十九大报告是在广泛征求意见,参考智库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内容实在。结合分管的学生工作,谈到应该摸底调查贫困大学生的信息建档,将大学生困难群体的扶贫任务做得更好。
蒋雪中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延安知青生活,认为十九大报告务实,贴近百姓利益需求。应以十九大精神,更好地进行双一流大学的建设;黄丽认为2017年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形势和产业发展的变化,在城市发展、全球化等领域都已感受到。国家舆论环境越来越干净,大家应紧密联系实际,认真落实好会议精神;刘承良认为,年轻教师应该更有责任担当,坚持中国的文化自信,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应该更好地推进相关研究;姜允芳认为十九大报告、务实、判断和政策决断是高瞻远瞩的和全局性的,尤其“美丽中国”建设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全过程;龚利结合挂职的经历,认为,国家现在对生态环境高度重视,而且不少具有知识产权的出口民营企业正在突显出国际竞争力;孙燕铭结合自学和看现场直播,感到报告许多内容与教师工作相关,国家和上海将在绿色发展和低碳产业等方面大有作为;司桂霞认为十九大将成为今后开展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导,大家在学院本科教学评估和运动会中已展示出良好的风貌;汪明峰提出十九大报告的内容丰富,在已有的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基础上,生态文明建设等对今后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且要坚持文化自信,基于中国的研究也能供国际学习和借鉴;王列辉提出,十九大报告体现了共产党人就是要有不忘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感,我们每一位党员应以当初为什么出发,继续做好教学科研、让家庭和谐美满,就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十九大精神。
各位党员大家畅所欲言,畅谈对十九大报告的理解和体会,气氛非常热烈,纷纷表示,当前我们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一定要牢记我们党的历史使命,不忘初心,居安思危,在今后的科研、教学和育人岗位上,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
撰稿人:宋韬
审稿人:殷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