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波兰尼:从社会嵌入到双向运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8-10浏览次数:3512

201788日上午,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系副教授苏晓波应邀到我校闵行校区进行学术交流,在资环楼539会议室以“阅读波兰尼:从社会嵌入到双向运动”为主题发表了学术演讲,这也是我校今年社科百场讲座的第73场。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滕堂伟副教授、经济地理系主任司月芳副教授、王列辉副教授、胡德博士、地理科学学院李山副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部罗佳琦博士等与数十位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的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孔翔教授主持了讲座。

苏晓波教授做讲座

讲座过程中,苏晓波教授重点基于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一书,分享了他对社会嵌入与反向运动的思考。在简要介绍波兰尼生平的基础上,苏晓波教授重点介绍了波兰尼对自由主义经济的批判,主要阐释了经济是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什么是市场、社会市场与自由市场等问题。苏晓波教授认为,波兰尼主要借助一种历史的策略,分析了经济社会嵌入的三种模式,即互惠互利、重新分配与基于市场的交换,此外,还有一种被争议的基于家庭的嵌入模式。苏晓波认为,在波兰尼的研究中,互惠互利的嵌入模式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不是由供需决定的,不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重新分配,则意味着在规范的基础上建立和分配商品,政治由此主管了各种资源,再分配的核心是需要具有强力与一定效率的政治体制;基于市场交换的嵌入,则主要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商品交换,价格是在需求与供给不受约束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波兰尼认为,市场是受到限制的,这种限制源于制度设计与社会的文化道德紧密相关;市场的作用也不会无限扩大,市场不应该控制人类社会,而应该为人类控制。由此,自由市场是乌托邦,是不存在的,人们应该平衡市场和非市场力量的关系。此外,苏晓波教授还分析了为什么土地、资本和了地理不应该是商品的原因。他同时指出,不少经济社会学家提出的社会嵌入是一种网络化社会构建的模式,这与波兰尼的观点存在差异,因为波兰尼探讨的社会嵌入是对社会经济系统具有更深层次影响的概念。

与会师生正在认真听讲座

讨论环节,李山老师等与会师生就波兰尼的《大转型》与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的关系等,进行讨论交流,孔翔教授对讲座和研讨进行了总结,强调要关注经典原著,重视理论创新。整场讲座内容丰富充实,为与会研究者拓展了学术研究的理论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学科理论创新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