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作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如今“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承载着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重任。在本次“一带一路”综合实习的西安站活动中,同学们不仅深入感受到了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底蕴,更亲身体验了西安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参与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西安在推动国际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关键作用,收获了宝贵的学习经验。
大唐西市博物馆
8月29日上午,在古城的薄雾中,同学们从回民街附近的住宿地出发,前往“一带一路”综合实习陕西段的第一站——大唐西市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这座建立在古市场遗址上的文化殿堂,生动再现了唐代坊市制度这一典型的城市管理制度。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该博物馆从城市结构和商业遗产两方面,全面展示了唐朝时期的城市管理智慧和中外交流的辉煌历史。
图1 师生在西市博物馆
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子,同学们特别关注古代都城的空间布局。大唐西市,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也为现代城市规划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展馆的第一部分,通过古代西市遗址和现代复原技术的结合,生动展现了唐代城坊格局和周边水系的分布情况。早在唐朝时期,我国先民已展现出卓越的智慧,他们设计出建筑密集、人口众多、水陆交通便捷的经济聚集区,这种非凡的创造力和规划能力,令同学们深受触动和启发。
图2 师生在沙盘上观察唐代城坊格局
同时,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建设,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即如何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历史遗址。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兴建,不仅有效的保留了历史遗迹,而且还通过创新的规划设计,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示范。
图3 师生在大唐西市博物馆内合影
西安古城墙
在圆满结束对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参观学习后,实习队伍紧接着顺利完成了对西安城墙的考察工作。这次考察活动,旨在运用地理学的科学视角,探讨西安城墙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与周边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结构之间的深刻联系。
西安古城墙,始建于明朝初年,是在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后经过多次修缮,构筑成了一套严密的防御体系,其周长达到13.74千米。作为我国古代城墙保存最为完整的典范之一,彰显了中国古代城镇规划和防御体系的卓越成就。
西安城墙的选址和布局,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地理优势,如地形的高低起伏、河流的走向等,不仅在抵御外来侵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维护城市内部的社会秩序亦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通过细致分析城墙周边的地形地貌,老师的讲解进一步阐释了古代城市建设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凸显了西安古城墙在历史与现代地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
图4 气势恢宏的西安古城楼(城墙内景)
图5 师生在西安古城墙上聆听讲解
陕西历史博物馆
8月29日下午,师生一行前往陕西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藏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世界的窗口,让他们得以窥见历史的深邃与辉煌。
唐长安城,作为古代城市规划的典范,其直观的历史地理面貌,包括城市布局、街道规划、坊里划分等,都清晰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其布局特点如中轴线对称、功能分区明确等,对于现代城市的空间布局优化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地图中的市场位置等信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人口分布和文化交流情况,让同学们可以结合该地图和其它资料,在文化地理层面进行深入思考。最后,该地图的制作与同学们的专业课程——地理信息技术密不可分,通过学习该地图,同学们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和价值。这不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之旅,让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6 陕博馆内唐长安城古今对照地图
陕历博所陈列之文物,跨越悠长历史时空,种类丰富,如青铜器、玉器、彩陶等,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区域文化特色与地理环境信息的重要媒介。同学们通过观察文物的造型、纹饰和材质,可以思考当时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陕西,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馆内许多展品都展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路线、文化交融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如鎏金铜蚕就是汉水流域丝绸渊源的标志。
图7 馆内“鎏金铜蚕”展品
西安秦岭南五台
8月30日早晨,师生一行驱车前往西安市南郊的秦岭终南山进行考察。上午10:30,师生们按照计划分为两组,有序地开始了登山活动。经过一小时的攀登,两组成员先后成功抵达南五台山顶的灵应台。站在巍峨的终南山巅,俯瞰关中盆地与西安南郊,视野极为开阔,景色雄伟壮观。不仅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历史与现代文明的和谐交融。
从南五台山巅俯瞰,西安南郊的地形地貌尽收眼底。广袤的关中平原宛如一幅宏伟的大地画卷,纵横交错的田野间点缀着村庄与城市的轮廓。作为历史古都,西安在在这片平原上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远处可以看到西安的城市扩展和现代化进程,这种城市发展和历史遗迹的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
南五台的巅峰,视角高远,也使得西安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一览无余。西安南郊的广袤土地与北方的延伸相连,体现出其在历史上作为军事和交通枢纽的重要性。南面的秦岭山脉不仅为西安提供了天然的屏障,也进一步理解了其作为中原地区重要地理中心的战略意义。
图8 部分师生达到灵应台合影
图9 俯瞰西安市南郊景象
图10 南望秦岭山脉
图11 终南山巅俯瞰景象
永兴坊
在“一带一路”综合实习课程圆满收官之际,师生一行来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西安永兴坊。这里不仅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特色交汇融合的展示窗口,更是一处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教育基地。青砖灰瓦间,永兴坊宛如时光隧道,引领访客穿越至千年古都长安,体验陕西非遗的精粹。
从陕北剪纸艺术到关中泥塑工艺,从陕南面食制作到各地的特色小吃,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同绘制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文化画卷,充分展现了陕西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深度。永兴坊作为面食文化的代表,不仅展现了陕西面食的多样风味,也反映了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同时,手工作坊里,匠人传承技艺,作品蕴含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热爱。
永兴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映射出历史上文化交流的辉煌篇章。通过创新展示方式与互动体验活动,永兴坊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古韵,更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时代活力,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深刻阐释了地理与文化的和谐共生。通过在永兴坊的实习活动,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陕西地理与文化紧密联系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以及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深入思考。
图12 永兴坊入口
图13 永兴坊景区导览图
图14 景区内西安民俗特色“皮影戏”纪念品
图15 特色民俗“摔碗酒”体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