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天下 | 一带一路综合实习 黄河明珠,丝路兰州

发布者:李书媛发布时间:2024-09-04浏览次数:10

兰州,这座城市与黄河的关系密不可分,其诞生、发展、繁荣乃至美丽都与这条河流息息相关,可以说兰州是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因河而盛,因河而美。8月28日上午,实习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抵达了横跨黄河的兰州中山桥以及毗邻黄河的白塔山公园,正式开始在兰州的调研。通过了解当地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学生们得以深刻领略兰州独有的文化韵味及其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


PART.

01

中山桥

图1 中山桥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被南北两山夹峙,黄河穿城而过,形成了典型的河谷带状城市格局。受限于这种地形,兰州的城市扩张主要沿着黄河两岸进行,形成了狭长的带状分布。中山桥作为黄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结束了兰州地区长期以来依赖船渡和浮桥的历史,极大地改善了黄河两岸的交通联系,成为兰州交通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该桥跨越河谷,实现区域共生,协调发展,以空间发展战略和市域发展特征为基础,构筑起“双城五带多片区”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自中山桥建成以来,它极大地促进了兰州南北两岸的人员交流和物资流通,有效缓解了因黄河天堑而造成的交通瓶颈,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山桥不仅成为连接城市商业、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关键节点,还对提升兰州的城市形象、吸引外来投资、推动旅游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兰州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和持续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动力。


PART.

02

白塔山

图2 白塔山公园

白塔山位于兰州城区核心商圈的交汇处,是城市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区域,属于“门面”地带。然而,该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区域形象滞后的问题。正因如此,提升白塔山的区域面貌,让这里成为兰州的全新景观带,也成为兰州改变自己城市空间形态和区域流动属性的重中之重。白塔山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有效缓解兰州北滨河中路路段的交通压力,还能够串联兰州北岸景点,大大提高兰州核心城区黄河风情线的观赏价值。


兰州在中山桥至白塔山区域的开发上,秉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充分挖掘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拓宽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有效地促进了全市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增长,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了文旅力量。打造“黄河之滨”这一文化品牌,不仅有助于传承和挖掘兰州丰富的传统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振兴文旅产业、提升经济水平、优化城市空间,甚至能够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兰州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实现甘肃省“强省会”目标及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PART.

03

甘肃省博物馆


下午两点钟,同学们抵达甘肃省博物馆进行参观。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琳琅满目,以其丰富的丝绸之路文物而著称,其镇馆之宝——青铜奔马,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象征。

图3 马踏飞燕


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形形色色的彩陶,其风格各有特色,形制精美,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丝绸之路开通以后来,甘肃地处河西走廊,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在博物馆中,同学们见证了中国与印度、波斯以及罗马之间的文化交融。


佛教最早由河西走廊传入中国之后,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地区,犍陀罗造像艺术得以蓬勃发展。甘肃博物馆的佛教艺术展中,展出了许多唐代追求写实风格的佛像,这些作品深受犍陀罗艺术风格的影响。

图4 佛像


古丝绸之路的南路,乃通往印度之重要通道。历代中国高僧,如法显、玄奘等,皆经由河西走廊,远赴印度求法。同样,印度高僧亦通过此路来华传教。在河西走廊见证着佛教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佛教,起源于印度,最初是刹帝利种姓为反对婆罗门祭司特权而兴起。而随着佛教传入我国,经过鸠摩罗什、玄奘等翻译与阐释,佛教逐渐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及至印度佛教衰微,我国佛教亦顺应时代潮流,与本土思想相融合,开启了中国化的新篇章,最终孕育出禅宗、净土宗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主要流派。

图5 唐代佛经


中国伊斯兰教深受中亚河中地区文化影响,16世纪苏菲派和卓教团的迁移促进了波斯宗教实践在中国的扎根。这一时期,中国回族社群中出现了多个以和卓家族为代表的宗教和政治力量,以及黑山和白山和卓的长期斗争。同时,由于历史上的波斯移民,促成中国独特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社群的形成,以及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的“小儿经”等文化现象的产生,这些均对中国河西走廊的宗教与文化景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6 波斯文《古兰经》抄本


通过此次展览,同学们对河西走廊文化的频繁交流的历史盛况、能工巧匠的巧夺天工、宗教思想的火花飞溅、交互融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踏入历史的长河,仿佛置身于那精彩纷呈的历史舞台,在广袤的地理空间中,文化传播、扩散、交融的壮丽图景,展开了一张精彩绝伦的历史画卷。


PART.

04

研学交流

图7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合影


28日下午,继对甘肃省博物馆的参观学习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进行交流与学习。


在研究院,曹瑞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研究院的重要成员、组织架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西北研究院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冰川冻土、高原大气、油气资源勘探等多个方面。


曹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青藏铁路以及包兰铁路治沙两个案例。青藏铁路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其建设过程克服了高寒缺氧、冻土地质等众多世界级难题。科学家们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如以桥代路、通风路基等,成功解决了冻土带来的挑战。通过在冻土中插入热棒,实现了土壤温度的稳定控制,形成了坚固的“永冻层”,确保了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青藏铁路的建设不仅是工程技术的巨大成就,也为高原地区的交通发展和经济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图8 老师讲解青藏铁路修建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图9 老师介绍差异形变


随后,曹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包兰线沙坡头地段铁路治沙防护体系。包兰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在宁夏中卫境内穿越腾格里沙漠,其中沙坡头段的高大格状流动沙丘对铁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面对这一挑战,科研工作者不畏艰难,通过不懈努力和反复实践,创新性地采用了麦草方格固沙法,形成了“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沙漠铁路防护体系,有效阻止了流沙对铁路的侵袭。这一体系包括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等“五带一体”的治沙防护体系,确保了包兰铁路的安全与畅通。新一代科学家研发的人工生物土壤结皮固沙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固沙效率,彰显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持续努力和创新的坚定决心。

图10 老师讲解固沙原理

图11 同学们观察科考样本


在极地科考方面,陈云峰老师为同学们全面展示了秦大河院士作为首位徒步穿越南极洲的中国人的壮举。他从南极的概况、出征之前的准备以及踏上征途的历程等几个方面对秦大河院士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1989年,秦大河院士受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派遣,参加由中国、法国、美国、原苏联、英国、日本六个国家的6名科学家和探险家组成的“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在此之前,他曾两次深入南极,参加了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和中国南极长城站的越冬科考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科考经验。在此次南极科考中,他以科学家的身份参加,主要承担南极冰盖现代冰川冰面特征研究、雪层剖面观测以及雪样采集等重要科学考察任务。

图12 老师讲解秦大河院士的事迹

图13 出发前夕的秦大河

图14 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路线图

图15 秦大河在“不可接近地区”雪坑中采集样品


秦大河等6名科考队员,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仅凭借狗拉雪橇和滑雪板,勇敢地战胜了身体的极大不适和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包括严寒、暴风雪等,经过长达220天的艰难跋涉,徒步穿越了5986公里的南极大陆。他们历经南极点和“不可接近地区”的严峻考验,于1990年3月3日胜利抵达本次考察终点——原苏联和平站,完成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国际合作徒步横穿南极洲的壮举。


秦大河院士的壮举,不仅是勇气和毅力的典范,更是对科学探索精神的至高追求。在南极的极端环境中,他不仅要面对严寒、暴风雪和冰裂隙等自然挑战,还要忍受身体的不适和极端的孤独。在得知口腔状况需要拔除10颗牙齿以适应南极饮食条件时,秦大河同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拔牙,并依靠假牙完成了后续的探险任务。在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妻子不幸遭遇车祸的艰难时刻,秦大河院士在国家使命与家庭责任之间做出了艰难抉择,最终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下,毅然踏上了南极科考的征程。在穿越南极的艰难过程中,他为了保护珍贵的雪样,甚至不惜舍弃了自己的衣物。秦大河院士的坚持和牺牲,不仅为中国科学家赢得了国际荣誉,也展示了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中,个人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可以超越生命的极限,为人类知识的拓展开辟了崭新领域。


PART.

05

结语


兰州位于黄河之滨,拥有便利的水路交通,同时又是陆路交通的要地。自古以来,兰州就是连接中国与中亚、西亚的重要通道,对于促进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关键作用。甘肃省博物馆展示的丰富的文物,见证了古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交融历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兰州的战略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通过此次在地学研究重镇—兰州的实地考察,同学们深刻体验了河谷城市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辉煌。兰州不仅是黄河穿城而过的历史名城,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丰富遗产。在这里,同学们不仅见证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生,更直观地认识到了兰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它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中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