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精覃思 | 地理流:空间分析的新视角?——华东师范大学知名学者学术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者:顾恒珺发布时间:2025-05-24浏览次数:41

2025年5月19日上午,由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华东师范大学2025年第45场知名学者学术讲座在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A304会议室顺利举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地理大数据挖掘与模式发现”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裴韬研究员应邀作题为《地理流:空间分析的新视角?》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地理科学学院刘敏教授主持,王军院长、杨毅副院长、唐曦教授、张维阳教授、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程和琴研究员、地理科学学院姚申君副教授、李晔副教授、张红副教授、郭琪副教授、岳文辉老师、博后汤冬梅老师等以及研究生们现场聆听了报告。

刘敏教授主持报告

裴韬研究员作报告

裴韬研究员深入阐释了“地理流”的含义并引入了'流空间”的概念,指出地理流是地理位置之间对象(人、物体、能量、信息、资金等)的流动。这种流动不仅改造着地理空间格局,也是地理系统演化的重要驱动力。在此理论基础上,裴韬研究员进一步介绍了在流空间视角下重新研究传统地理学问题所带来的新发现,包括:基于出行流数据分析站点的覆盖范围,重新评估地铁设施服务效率;在流空间下重新审视地点中心性的内涵,并介绍了基于出租车数据的地点中心性度量;应用地理流异质性原理分析运动路径的可预测性,并通过构建“起源一最大风速”流,探讨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年热带气旋的预测难度;从职住通勤流分形维数的角度估计交通阻力,以及建立路网连通性流分维模型评估道路效率以解析道路拥堵背后的原因。

裴韬研究员报告现场

报告最后,裴韬研究员指出,地理流是重要的地理对象,而流空间是观察地理现象的新视角。在流空间中,研究者可以换一个角度和思维方式审视交通设施效率、路径的可预测性、地点中心性、交通阻力与空间连通性。同时,他提出在流空间中将流视作“点”,借鉴传统点模式分析的思想,为地理流的空间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路径。裴韬研究员强调,地理流空间分析已成为地理信息科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可视为地理信息科学的“复分析”。

报告会现场师生讨论

报告内容前沿深刻、案例详实,展现了“地理流”方法在空间分析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报告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师生们积极提问,围绕报告内容与裴韬研究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

报告会现场

部分与会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