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焕庸地理大讲堂-地理信息科学学术论坛”在校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24浏览次数:1891

 

       11月20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及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16年“焕庸地理大讲堂-地理信息科学学术论坛”在校举行。十多位来自国内地理信息科学界的著名专家参加了论坛并作了主题发言。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敏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1

 

       在开幕式上,我校副校长汪荣明教授代表学校致辞。他介绍地理学一直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作为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科学实力雄厚,拥有“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地理信息科学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学研究单位。他强调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在我校加强新一轮学科建设、推进“高峰高原”计划、争创世界“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举办地理信息科学学术论坛,在探索地理信息科学前沿问题的过程中探讨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发展机遇与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我校副校长汪荣明教授致辞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国友教授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大趋势下,举办地理信息科学学术论坛以促进学科之间及学科内部的交流与合作十分重要。他非常赞同举办类似的会议,鼓励地理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尤其是中青年的科学骨干们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以促进地理学的蓬勃发展。

 

3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国友教授在会上发表讲话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朱庆教授介绍了多模态时空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的相关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袁林旺阐述了基于几何代数的面向GIS分析的新型GIS计算框架。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拔尖人才刘小平介绍了耦合人类活动与自然效应的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情景模拟模型。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黎夏讲解了高精度的全球未来100年土地利用模拟产品。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杨必胜介绍了面向三维城市模型渐进式重建的广义影像点云处理的理论与方法。

 

4

朱庆教授、袁林旺教、刘小平教授、黎夏教授和杨必胜教授分别发表讲话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杜培军介绍了遥感多分类集成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何春阳介绍了城市景观过程及其影响的模型模拟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关庆峰讲解了并行地理计算的设计、实现与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李响介绍了智慧城市的典型应用案例。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余柏蒗阐述了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在研究城市问题中的应用。

 

5

杜培军教授、何春阳教授、关庆峰教授、李响教授和余柏蒗教授分别发表讲话

 

       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地理信息科学多个方面,从多个角度和维度阐述了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现状和努力方向,代表了相关领域研究的前沿水平。会场上,老师和学生们与各位专家积极互动,探讨相关问题,会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最后,我校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敏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恭贺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并希望借助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及重点实验室的平台继续促进地理信息科学及相关领域的更多交流。

 

 

 

编辑 | 张景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