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来自于地理科学学院城市空间优化与智能交通课题组(指导教师:李响教授)的成员在多项科研创新大赛中获奖。10月28日至30日,来自于该课题组的硕士研究生陈林、张砚炳、石艳、朱延冰及柴培汕组成两个团队受邀前往北京参加了“第二届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决赛。其所提交的作品《室内定位与导航》和《同心家园——社区互助系统》最终获得二等奖。
参赛队员合影
颁奖仪式
该项大赛是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由中国通信学会、全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孵化中心联合承办的国家级赛事。共800余支队伍报名参赛,251支通过初审受邀参加决赛,170支队伍获奖,其中特等奖2名,一等奖28名,二等奖58名,三等奖82名。
获奖作品《室内定位与导航》是基于移动设备的室内定位与导航应用,并结合当前热门的增强现实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与便捷的实时定位与导航服务。其中室内定位利用基于Wifi的位置指纹定位算法,并结合行人航迹推算算法,实现实时跟踪和室内导航。针对传统室内导航系统直观性差、交互性较弱的特点,结合Vuforia、Unity等可视化平台及相应的移动开发技术实现增强现实室内导航。
作品《室内定位与导航》
获奖作品《同心家园——社区互助系统》是一款社区移动互联互助软件,旨在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打造真正的“熟人社区”。基于手势识别和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为社区老年人定制了一款应用,一键求助功能方便老年人操作使用,发布求助信息。而志愿者可以使用另外一款移动应用承接服务。
作品《同心家园——社区互助系统》设计方案
作品《同心家园——社区互助系统》功能特色
10月14日至17日,由硕士研究生朱延冰、石艳、陈林、许园园组成的团队受邀前往杭州参加了“第二届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决赛。其所提交的作品《我家农场》荣获三等奖。
该项赛事是“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之一。大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由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承办。共有473部作品参赛,经过作品演示、现场答辩、封闭答辩、优秀作品路演等环节的激烈角逐,最后产生了一等奖16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91项。
参赛队员合影
《我家农场》设计方案致力于把城市居民消费力及社会资本投资带进乡村,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自动化技术为纽带,以满足广大人们健康生活以及娱乐的需求。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紧密联动,并为亿万都市人提供健康便捷的田园休闲体验互动平台。
《我家农场》设计方案
此外,李响教授课题组其他成员在近年来多项创新大赛中也屡创佳绩。如薛蕊同学获得的2016年“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赛三等奖, 2015年第二届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任慧君、郑毅、杨婷婷及徐栋同学获得的2015年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谢君等同学获得的2014年第一届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新设计大赛优秀奖等。
编辑|褚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