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6-27日,地理科学学院2017年全院教师大会暨教代会在闵行资环楼271会议室举行。大会由学院党委书记段玉山教授主持。段玉山教授简要介绍了2017年学院的主要工作和成绩,强调我院在深度参与“地理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和挑战;期望全院教职员工,“凝心聚气”,继续奋勇拼搏,推动我院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刘敏院长做了题为“2017年度总结及来年规划”的报告,详细回顾了2017年我院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所开展的重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绩。2017年,我院顺利完成了上海高校II类高峰学科“地理学”2015-2017第一阶段学科建设目标和任务,在市教委组织的考核中获评优秀;我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地理学入选我校“2+4”世界一流学科规划重点建设学科;联合申报上海高校IV类高峰学科“岛屿大气与生态”获批,并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建设。“大气科学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中科院院士傅伯杰、崔鹏、周成虎、陈发虎、张人禾等著名学者受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地理学、气象学学位授权点通过自评,成绩优秀。高端人才引进上取得重大突破,全职引进了GIS领军人物、欧亚科学院院士、杰青黎夏教授及团队;聘任了奥地利应用系统分析国际研究所(IIASA)水项目副主任Yoshihide Wada博士、英国拉夫堡大学地理系Dapeng Yu博士为学院“特聘教授”。学院“国家理科人才基地”新增了江西省上饶三清山、贵州省普定两个野外实习基地。《水文和水资源》、《城市建设和工程地质》两门课程获上海市重点课程立项,《Geographic Science》进入上海市全英语课程建设备案序列;《计量地理学》、《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分别入选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我院首次以第一作者(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顶级刊物子刊系列发表科研成果; ESI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5篇, ESI 热点论文(Hot paper)1篇。国家基金立项创近5年新高,获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基金委重点项目,1项基金委“中非国际合作”项目,8项面上基金和4项青年基金。2017年学院邀请国内外权威学者来访交流累计60余次,受邀人士包括WRR副主编Ben Renard教授、中科院傅伯杰院士、秦大河院士、张人禾院士、夏军院士、郭华东院士、加拿大章云院士、奥地利Yoshihide Wada博士、杰青陈利顶研究员、杰青张甘霖研究员、杰青贺灿飞教授、杰青刘瑜教授、杰青刘卫东研究员、Future Earth Coast联合主席Bruce C. Glavovic教授等。学院举办了第四届“地理信息和空间分析技术在公共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研讨会、国际地理教育前沿研究研讨会、首届现代地图设计与创意学术研讨会、“金砖城市公共安全地理大数据”论坛、“胡焕庸线”时空认知:聚焦“总理三问”学术研讨会、“崇明智慧生态岛”地理信息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褚绍唐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会暨学术论坛等。段玉山教授、刘敏教授先后率队访问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UQ)、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UB),推进、落实本科生联合培养事宜。刘敏教授还带队参加2017年美国地球物理协会(AGU)学术年会,与国际同行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这些工作和成绩充分肯定了我院师生在过去一年里在学科建设和发展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
展望2018年,刘敏院长着重强调全院师生继续推进、落实上海高校II类高峰学科“地理学”、IV类高峰学科“岛屿大气与生态”,以及地理学“一流学科”建设,期望全院师生“凝心聚气”,抓住历史机遇,继续推进地理学学科建设;力争培育一批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并在解决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确保Geosciences学科稳居全球ESI前1%,争取3年内QS排名进入前150名。
最后,学院进行了年度述职考核,考核小组由刘敏院长、段玉山党委书记、余柏蒗副院长、周立旻副院长等20余名教授组成。全院79名教职工(包括学科博士后)分别汇报了2017年个人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成绩,然后通过考核小组进行现场评分。经统计,我院教职工整体表现良好,杨毅教授等7名教师获评优秀。刘敏院长对优秀教师表示祝贺,并期望他们在新的一年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