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学院保研经验交流分享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1-22浏览次数:3374

        2017年11月9日下午,地理科学学院“保研经验交流分享会”在资环楼148成功举办。15级本科生辅导员王纯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分享嘉宾是来自本科14级基地班和GIS班的王小玉、刘苇航、高瀛远、魏雪馨、姚红岩、郭珮珺、任浙豪、杨俊静、千家乐等9位同学,他们分别面试直升至清华、北大、北师大、中科院、武大、华东师大等优秀名校。会上,嘉宾们与15级、16级同学们慷慨交流自己的宝贵经验。

        会议伊始,王纯老师表示“保研经验交流分享会”是我院的一项特色活动,学院会在每年11月邀请大四的同学为学弟学妹们分享最新鲜最实用的保研经验,助力下一届同学们能够取得更好地成绩,这是朋辈间的指导,更是地学人的传承。

image001

王纯老师主持会议

        首先,王小玉同学就保研相关事宜的重要时间节点、专业知识与技能、寻找方向和导师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了心得。她提醒我们,联系导师时,要了解清楚其研究方向、为人处事等方面后再决定,时刻关注,并对材料邮寄、面试细节、自我介绍等细节方面做出了贴心的提示。

image003

        刘苇航同学则就加分问题和院校、专业的选择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在保研的成绩排名中因竞赛和论文而加了8分,强调多参加竞赛。在科研方向和老师的选择问题上,他引导大家从这几方面进行思考:提出科学问题、思路清晰的表达、编程和软件应用技能、平等的交流。

image005

        高瀛远同学的经验比较特别,他认为,对于保研,我们应该摆正心态,不要存在侥幸的心理,要规划好一切事宜,对自己负责。同时,他以自己为例,列举出自己如果未能保研成功的打算,强调要一直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一切结果。

image007

        魏雪馨同学主要从时间节点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她提出,5、6月份就可以开始联系导师了,7月份可关注心仪学校的夏令营活动,8月份继续与导师保持联系,夏令营中如获得优秀营员的称号可能会免试,即使没能获得也不要灰心,9月份的推免面试中还有机会,而在复试中,导师的意愿可能会影响复试结果,所以与导师保持良好的联系和沟通是很有必要的。

image009

        姚红岩同学强调,在保研过程中,学生自己的主动性是很重要的,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和老师交流联系。

image011

        郭珮珺同学分享了自己三教授联名推荐的一些经验,在三封推荐信中,建议将想要跟的导师的推荐信放在第一个,要重视论文的发表、科研项目中经验的积累和六级成绩。

image013

        任浙豪同学从夏令营的过程、个人经历和对建议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感悟。在夏令营方面,他强调了现场聆听老师们自我介绍研究方向的部分,因为老师的研究方向可能与我们的理解有些出入。“考虑自己的能力能在这个组里做些什么”是他一直渗透的问题,如何确定自己的定位、平等地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他也提出了对我们的建议——做科研写论文是我们加分的途径,但最终目的应该是丰富人类的知识库,为它的拓展做出贡献,不忘初心。

image015

        杨俊静同学则认为夏令营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夏令营,接触到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获取当事人的第一手资料,这有利于我们对学校、方向和导师进行选择。她建议我们多去与导师组内的同学联系,打听学习科研的氛围,便于自己进行选择和决定。

image017

        千家乐同学主要就中科院地理所的情况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他指出,地理所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常常会随着其主持的项目而略作调整,每年3月份会有一些科创计划登在官网上,报名时间截止到6月份,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image019

        最后,王纯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代表15级和16级的同学们感谢14级保研同学充分的准备和经验的分享,希望15级的同学们能在接下来的一年中砥砺前行,丰富自己的科研技能和经验,争取能够如愿以偿。

image021

参会同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