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文学与湖泊水系统调控科学基础的几点思考 ——夏军院士访问我院并做精彩汇报
2017年6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水安全研究院院长,海绵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夏军院士访问了地理科学学院,并在资环354会议室作了题为“生态水文学与湖泊水系统调控科学基础的几点思考”的报告,华东师范大学程和琴教授、孙勋研究员等40余名教师、学生参加了报告。报告由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敏教授主持。
报告中,夏军院士从生态水文学的发展、问题、未来的发展战略以及鄱阳湖治理的几点思考四方面对生态水文学与湖泊水系统调控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夏院士结合自己40余年的研究成果,通过专业、幽默的语言向师生们诠释了水与生态关系、探索与揭示形成生态格局和过程的水文学机制,开拓了师生们对于地理学和水文生态学的综合性认知。
夏院士从多尺度分析了水与生态的关系,解释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以及发展战略,强调了我国生态水文学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方法正在发展阶段,急需从战略高度布局我国生态水文学的发展,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与支撑。最后夏院士以鄱阳湖为例,针对湖泊治理详细提出了几点认识,为减少水域污染和洪涝灾害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思考。
报告后,夏军院士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针对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交流,并提出加强与华东师大在水生态和水安全领域的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我国长江流域和中国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水安全问题。
报告人简介
夏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水安全研究院院长、海绵城市研究中心主任。1976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1年获陆地水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水文学及水资源博士学位。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曾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在径流形成与转化的时变非线性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系统的研究成果。成果应用到我国东部季风区黄河、长江、淮河以及西北地区和中小河流与城市防洪减灾、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水利工程的水管理,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已发表SCI论文138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89篇;EI收录论文157篇;出版专著12部。2004年当选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副主席,2009年当选为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主席。现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发展中国家专门委员会主席、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和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大地测量及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他2011年获“国际水资源管理杰出贡献奖”;2014年获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以及世界气象组织(WMO) 联合颁发的国际水文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国际水文科学奖(IHP-Volker Medal)”,被评价为“在水文科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且应用他的研究和水文学知识,使得社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