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下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澍院士、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林珲教授受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敏教授邀请来访我院,并在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A304会议室为学院师生分别作了题为“室内空气PM2.5的健康危害”、“从GIS走向虚拟地理环境的认知转变”的精彩校级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院长刘敏教授主持,副院长杨毅研究员、“杰青”王格慧教授等相关领域的六十余名学院师生参与了本次学术交流。


陶澍院士作题为“室内空气PM2.5的健康危害”的学术报告
陶澍院士报告以中国空气污染现状、团队十年研究路线及各阶段主要目标引入主题。陶院士首先介绍了该团队基于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所开发的“统计模型耦合室内外传输模型”的空气污染物评价方法,然后利用该方法对近十年来的污染源普查、能源结构动态变化调查、个体暴露、同步观测等大量数据进行系统性研究;从燃料类型、生活能耗、污染贡献、健康危害空间分布等多角度,揭示了“生活源污染物排放”具有逐级放大效应,是空气污染健康危害的重要来源,并指出“室内暴露”是健康危害主要的途径。最后,报告根据暴露对排放呈非线性响应的特点,进一步提出针对不同目标的最佳减排策略。

陶澍院士为大家答疑解惑
随后的交流讨论环节,在场师生与陶澍院士就“室内泄漏暴露”、“室内外排放相互渗透、定量评价方法”、“颗粒物产生与排放过程中特征变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探讨。
陶澍院士严谨的科学态度,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多元化的分析手段和幽默风趣的讲解,不仅让在场师生领略“大师”风采,而且还进一步开阔了学术视野,了解了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方法。
林珲教授作题为“从GIS走向虚拟地理环境的认知转变”的学术报告
林珲教授的报告首先以一场关于GIS的争论来介绍了GIS在我国科学研究中的诞生历程以及其发展意义,随后详细的阐述了GIS研究的发展轨迹以及为何选择虚拟地理环境为接下来的发展重点,最后与大家分享了要如何面对地信科技发展的变局。
林珲教授与刘敏院长、吴电明研究员等进行交流探讨
随后刘敏院长、吴电明研究员、尹国宇副教授等就“虚拟地理环境”等问题与林珲教授进行了热烈地探讨。
最后,刘敏院长再次对陶澍院士和林珲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并鼓励大家在科研工作中要善于寻找和发现科学问题,理顺思路,提高层次,开展全面系统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