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3 ~ 14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理科(地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承办的“地理学与科创中心建设”——地理科学学院2019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我校闵行校区顺利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四十余名优秀大学生在为期两天的夏令营中,通过野外考察、聆听报告、分组汇报和师生交流等丰富的活动形式,增进了对我校地理学科发展和老师们的认识,加深了不同学校同学之间的友谊,为进一步的学习深造铺设了崭新的道路。
(1)前期准备
3月份,研究生院发布学校夏令营项目申请动员,地理学院决定继续举办夏令营,并着手准备相关申请;4月份,地理学院夏令营项目申请上报研究生院并获得通过,地理学院通过网站和微信对外发布夏令营招生信息;6月份,地理学院夏令营工作小组对所有有效申请进行审核、择优,并于6月15日公布入选营员名单。本次夏令营受到了全国各大高校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共吸引了390余位本科三年级学生的网络报名,最终收到有效纸质报名材料290余份。公示拟录取52名同学(其中校外42名、本校10名),最终实际录取了37所高校的48名优秀大学生成为正式营员(其中外校39名,本校9名)。
为了做好夏令营的服务工作,期末考试一结束,志愿者们就全力投入前期的准备工作,拟定日程、预定食宿、联络车辆、提前实地考察、购置物品、制作材料……并在信息办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为营员们统一办理了临时校园卡,这极大地方便了外校营员的校园生活。


(2)城市规划馆考察
7月13日上午,地理学院为营员们安排了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参观活动。在专业讲解员的讲解和蓝牙耳机的配套下,同学们通过参观图片、模型等方式深刻了解了上海的演变和历史,浏览了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风采。在参观上海海陆变迁模型时,李山老师针对贝壳沙堤和崧泽、良渚和马桥等古文化的演变,向营员们进行了详细讲解,并介绍了上海兼容并蓄的情怀和中西文化交融的传统。外白渡大桥、内环城市总规划模型和交通发展概况等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7月13下午,前往紫竹高新技术园区的路上,由李慧、宋智超两位志愿者为大家讲解了上海的科创历史、背景、现状,概述上海六大创新承载区,闵行区科学创新概览,及紫竹高新园区、零号湾孵化基地的概况、现入驻企业、教育研发住宅园区等关于科创中心建设的知识。由于紫竹及零号湾展览馆周末不上班,营员不能进去参观,李山老师带领四名志愿者同学提前去实地考察,制定游览路线,全程拍摄展览馆内游览视频、宣传片视频。
由于下雨的缘故,营员们都坐在车上听志愿者及老师的讲解,为让营员积极参与到讲解中,发起了有奖提问环节,由讲解同学抛出问题,其余志愿者传递话筒、分发奖品,各位营员针对问题各抒己见、大胆猜想,对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自己要汇报的内容多一些启发。

(3)主题报告
7月14日上午,夏令营开幕式在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A304会议室举行。校研究生院招办赵睿老师、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敏教授、院党委副书记王非老师、副院长周立旻教授、杨毅教授,以及吴健平教授、张琦副教授、李山副教授、赵舫研究员、博士后孟醒、研究生文秘聂家琴老师等与营员同学欢聚一堂,共同参加本次了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非主持,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拉开帷幕。首先,刘敏院长向大家致欢迎辞,他代表学院热烈欢迎各位营员的到来,也恭喜大家能够在290余位参选同学中脱颖而出。在简单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之后,刘敏老师寄语各位营员:华东师大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学校,我们所接收的学生并不是看你来自什么学校什么专业,而是自身的能力。


(1)前期准备
3月份,研究生院发布学校夏令营项目申请动员,地理学院决定继续举办夏令营,并着手准备相关申请;4月份,地理学院夏令营项目申请上报研究生院并获得通过,地理学院通过网站和微信对外发布夏令营招生信息;6月份,地理学院夏令营工作小组对所有有效申请进行审核、择优,并于6月15日公布入选营员名单。本次夏令营受到了全国各大高校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共吸引了390余位本科三年级学生的网络报名,最终收到有效纸质报名材料290余份。公示拟录取52名同学(其中校外42名、本校10名),最终实际录取了37所高校的48名优秀大学生成为正式营员(其中外校39名,本校9名)。
为了做好夏令营的服务工作,期末考试一结束,志愿者们就全力投入前期的准备工作,拟定日程、预定食宿、联络车辆、提前实地考察、购置物品、制作材料……并在信息办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为营员们统一办理了临时校园卡,这极大地方便了外校营员的校园生活。

志愿者同学等待营员报道(7月12日)

营员陆续报道(7月12日)
(2)城市规划馆考察
7月13日上午,地理学院为营员们安排了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参观活动。在专业讲解员的讲解和蓝牙耳机的配套下,同学们通过参观图片、模型等方式深刻了解了上海的演变和历史,浏览了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风采。在参观上海海陆变迁模型时,李山老师针对贝壳沙堤和崧泽、良渚和马桥等古文化的演变,向营员们进行了详细讲解,并介绍了上海兼容并蓄的情怀和中西文化交融的传统。外白渡大桥、内环城市总规划模型和交通发展概况等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参观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城市规划馆内合影
7月13下午,前往紫竹高新技术园区的路上,由李慧、宋智超两位志愿者为大家讲解了上海的科创历史、背景、现状,概述上海六大创新承载区,闵行区科学创新概览,及紫竹高新园区、零号湾孵化基地的概况、现入驻企业、教育研发住宅园区等关于科创中心建设的知识。由于紫竹及零号湾展览馆周末不上班,营员不能进去参观,李山老师带领四名志愿者同学提前去实地考察,制定游览路线,全程拍摄展览馆内游览视频、宣传片视频。
由于下雨的缘故,营员们都坐在车上听志愿者及老师的讲解,为让营员积极参与到讲解中,发起了有奖提问环节,由讲解同学抛出问题,其余志愿者传递话筒、分发奖品,各位营员针对问题各抒己见、大胆猜想,对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自己要汇报的内容多一些启发。

志愿者在车上讲解
零号湾合照
(3)主题报告
7月14日上午,夏令营开幕式在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A304会议室举行。校研究生院招办赵睿老师、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敏教授、院党委副书记王非老师、副院长周立旻教授、杨毅教授,以及吴健平教授、张琦副教授、李山副教授、赵舫研究员、博士后孟醒、研究生文秘聂家琴老师等与营员同学欢聚一堂,共同参加本次了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非主持,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拉开帷幕。首先,刘敏院长向大家致欢迎辞,他代表学院热烈欢迎各位营员的到来,也恭喜大家能够在290余位参选同学中脱颖而出。在简单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之后,刘敏老师寄语各位营员:华东师大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学校,我们所接收的学生并不是看你来自什么学校什么专业,而是自身的能力。

夏令营开幕式全景图

夏令营开幕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