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丁永建研究员受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丁永建研究员作了题为“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由地理科学学院高红凯研究员主持。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侯立军研究员、我院史贵涛研究员、何洪鸣教授、李超研究员等五十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
丁永建研究员由冰冻圈科学内涵切入,在阐释冰冻圈学科学科体系基础上,深入到冰冻圈与其他地球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相互关系,进而针对冰冻圈致利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服务功能、以及致害引发的风险将冰冻圈科学延伸至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冰冻圈科学的最新学术成果,以及冰冻圈研究在我国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中的重要意义。报告还介绍了冰冻圈变化对上海这个沿海特大城市的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对城市灾害的影响、北极航道对上海航运的影响、青藏高原冰冻圈对长江中下游气候影响等。
冰冻圈科学的独特魅力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极大兴趣。在报告结束后的问答阶段,师生踊跃提问,讨论非常热烈。贾艳红副教授就我国东北地区河冰中污染物的析出等机理问题、史贵涛研究员关于我国北极研究的前沿与展望等问题与丁永建研究员进行了学术交流。
本次学术报告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一次与我国一流顶尖科学家进行面对面学术交流的学术盛宴,开阔了学术视野。老师和同学们受益颇多。

丁永建研究员由冰冻圈科学内涵切入,在阐释冰冻圈学科学科体系基础上,深入到冰冻圈与其他地球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相互关系,进而针对冰冻圈致利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服务功能、以及致害引发的风险将冰冻圈科学延伸至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冰冻圈科学的最新学术成果,以及冰冻圈研究在我国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中的重要意义。报告还介绍了冰冻圈变化对上海这个沿海特大城市的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对城市灾害的影响、北极航道对上海航运的影响、青藏高原冰冻圈对长江中下游气候影响等。
冰冻圈科学的独特魅力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极大兴趣。在报告结束后的问答阶段,师生踊跃提问,讨论非常热烈。贾艳红副教授就我国东北地区河冰中污染物的析出等机理问题、史贵涛研究员关于我国北极研究的前沿与展望等问题与丁永建研究员进行了学术交流。
本次学术报告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一次与我国一流顶尖科学家进行面对面学术交流的学术盛宴,开阔了学术视野。老师和同学们受益颇多。

丁永建,中国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长期从事寒区水文学与全球变化研究,在水文学、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演化研究等方面研究取得了很好成果,在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和科学战略规划、冰冻圈科学学科体系组建、野外监测平台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主持和主要参与中科院重大、国际合作、“973”、重点基金等三十余项科研项目,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A类项目1项、“973”项目1项,主持重点基金项目3项,主持中科院重大项目3项。发表相关科学论文 300多篇,其中SCI论文120余篇,主编专著20余部。入选甘肃省第一梯队领军人才,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
兼任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CNC-FE)、科技部“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第一届专家组成员、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甘肃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常务理事长、WCRP-CLIC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IUGG-IACS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资源生态领域专门委员会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