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20年本科生招生宣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6-15浏览次数:7110

一、院长寄语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前身地理系成立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高校地理系,由浙江大学地理系迁并组建而成,时任浙江大学地理系系主任的李春芬教授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的首任系主任。2014年3月,随着学校在学科建设等方面改革不断深化,地理科学学院在地理系基础上正式成立,隶属于学校首个学部制单位:地球科学学部。学院是我国最早具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是我国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之一,也是我国最早2个具有自然地理学重点学科的单位之一,同时地理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00年,自然地理学成为上海市10个“重中之重资助学科”之一;2012年,地理学成为上海高校19个一流学科(A类)建设的学科之一;2015年,地理学成为上海市11个“高峰高原”(高峰II类)学科之一;2016年,地球科学( Geoscience)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行列;2017年,地理学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第四次学科评估位列全国第三。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已经成为我国地理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水平科学研究开展的单位。

       地理科学学院教学、科研条件一流,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成果丰富,人才培养层次完整。学院拥有国家地理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重要教研机构。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4人,其中,正教授37人,副教授20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南非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杰青3人,优青2人,万人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上海市曙光学者2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1人,上海市教学名师2人。近5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在包括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Sustainability、PNAS等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中2019年ESI高被引论文20篇。学院在地理学人才培养上不断致力于综合化、国际化、学术化的特色培养,旨在打造复合型、实践型、研究型高层次人才。在重视部门地理学教学基础上,不断充实“3S”技术、空间统计、地理计算、专业英语等教学内容,充分对接社会需求。通过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践教学、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资助等,强化学生实践训练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通过与世界著名大学开展本科“2+2”联合培养(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T Dallas、澳洲昆士兰大学)、研究生“1.5+1.5”联合培养(辛辛那提大学),与国际著名学术机构(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IIASA等)进行合作交流,以及聘请外国专家开设国际课程等举措,不断提高学院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毕业生部分在海内外继续深造,其余到科研单位、高等院校、重点中学以及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欢迎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敏教授)

14

二、专业介绍

1、地理科学专业—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
      行万水千山,阅沧海桑田,人地最前沿
      地理科学专业主要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进行人才培养。该基地批准成立于1996年,二十多年来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路,以培养高素质地理科学研究人才为目标,进行基地与学科一体化建设,努力强化基地能力建设,实现建设品牌基地、一流基地,培养国际化人才。理科基地强调学生的数理化基础和地理学双基能力和地理计算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地理信息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本专业实施全面导师制的准研究生式培养,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创训练,提升综合创新能力。除了常规的课程实习外,本专业同学还将参与跨区域实习,目前本专业已形成了华东综合实习基地、西北三大自然地理过渡带实习基地、云贵高原实习基地、新疆实习基地和海外实习基地。此外,部分优秀学生还将参与到全国地理学基地联合实习和“2+2”中美、中澳著名高校联合培养机会(2年在国内学习,2年国外学习,获两国学位),其中全国地理学基地联合实习已建成覆盖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地区典型地理单元的实践教学共享资源体系,而且实现了名校名师资源的跨校共享。50%以上的学生获得直升研究生的资格,部分学生赴海外继续深造。目前本专业已有许多毕业生成为国际地理学研究顶尖人才。

(地理科学学院郑祥民教授)

2

 

2、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免费师范生
       教习核心素养,师范天地文章,成就经世栋梁
      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中学地理教学技能、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从事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与地理教育研究人才的摇篮。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依托设在学院内的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地理教学》杂志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等学术机构。地理教育专业学科点是全国与上海地理课程标准编制的主要主持单位,初、高中地理教材的主编单位之一,高考与学业考地理的命题、审题单位,是全国地理教育学科高地、研究重镇与资源中心。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培养多年来坚持对在校生进行课堂教学、专题报告、学术论坛、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的培养。此外,该专业在校生将参与地理野外实习、中学地理教学研习、见习、实习环节,有机会赴国外知名大学交流,根据国家政策公费师范生毕业一年后可申请免试攻读教育硕士学位。该专业自建校设立以来,已为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科研院所、教育行政事业单位等输送了大量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地理教育、环境教育等方面科研与教学等工作。大量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并成为地理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近年来,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毕业去向多为省级示范(重点)中学,就业率连年保持高位。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为青年学子实现教育理想与追求提供平台与途径。

(地理科学学院段玉山教授)

3

 

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巡略时空,妙算经纬,管理天地,计算未来
     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简称GIS)是地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其与遥感(Remote Sensing)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合称3S。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能在教学科研、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的教学研究、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包括:地理学、地图学、工程数学、摄影测量学、计算机图形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开发、遥感技术与应用、GPS理论与应用、网络GIS等。优秀学生可参加学院的“2+2”中美、中澳著名高校联合培养(2年在国内学习,2年国外学习,获两国学位)。以GIS为基础的3S技术可在资源与环境、土地管理、农业水利、城乡规划、交通旅游、公众健康与公共安全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地理国情普查、资源与环境调查、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电子地图与导航以及新兴产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方面的应用。目前全国共有200多所本科高校开设该专业,年培养本科毕业生9000多人,学制一般为4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随着国家各个部门信息化的进程,以及国内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开发的高科技企业的增多和发展壮大,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将增大,缺口也将扩大。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2018年产值为5957亿元,同比增长率约为15%。2020年科技部等五部门还提出将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地球观测与导航等重大领域发展。当前国内地理信息科学产业人才需求极大,地理信息科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优势明显,月平均工资位居各行业前列。信息革命的浪潮方兴未艾,信息社会正朝我们一步步走来,我国已将信息产业列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必将获得巨大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的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将为该专业学子提供更多现代化的、高收入的、令人羡慕的就业岗位。

(地理科学学院黎夏教授)

4

5

 

 


三、校友寄语

6
王宇翔,原我校1992级地理系国土开发与整治专业本科生,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美丽的华东师范大学校园点燃我的求学热忱,地理学院为我创办卫星遥感应用企业起航!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地理学院可以吸收广博的知识,巡略时空,行走天地。
      时空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用地理科学,妙算经纬,计算未来,可以实现“科技改变世界”,在为社会经济做贡献的同时体现个人价值。
      华东师大的地理科学在全国名列前茅,大家名师云集。而且非常注重对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开放的鼓励学习的环境,我本科时就在主修地理之外辅修了计算机,为今后创建航天宏图奠定了知识基础。
      欢迎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院,让我们一同用“科技改变世界”!

    

   

7

魏昕怡,2013级本科生,现为2017级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感谢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四年本科生活让我更坚定了科研的热情和梦想,让我决定在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留在母校深造;也感谢在华师大直博的五年中,学校给我提供机会,进一步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两年,使我的知识进一步沉淀,经历进一步充实。
       9月前,也许你满怀梦想、未知和希望,9月后,新的征程又将再次起航。在这一新的追梦之时你又会面临新的选择:是继续乘风破浪还是归航靠岸?我想说:选择华师一定没错。“求实创造,为人师表”,无论你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还是其他你所感兴趣的方向,这里都能给你提供平台放飞梦想,不断超越自我。
       在华师大的七年时光里,不仅有课堂上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同时也有丰富多彩的野外实践教学,感恩每一位老师的耐心付出,也感恩一同追梦拼搏同学的共同努力。课堂上、校园里的一幕幕都是今后难忘的回忆。
      学弟学妹们,欢迎大家加入我们,承载梦想,扬帆远航。

   

   

四、常见问题
1、 什么是拔尖班
       拔尖班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综合运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技术解决城市群人-地综合管理、决策问题的知识储备、综合技能与学科综合技能,能勇攀地理学科巅峰的地理学优秀拔尖青年后备人才。入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将享受高水平课程、大师引领、科研训练、国际交流以及个性化培养等学习机会。
       拔尖班每年招收名额20人左右,依照高考成绩和面试成绩遴选。拔尖班实行开放式动态调整,未达到相关要求,将不再享受拔尖班各项待遇。新生入学后,学院统一召开拔尖班宣讲会及面试。

   

2、 “2+2”海外研修项目是什么?
      学院已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签订“2+2”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可在国内修读2年,在国外修读2年,获得中美或中澳两校的学位。毕业后可在国内外就业或深造。毕业生综合素质高,目前参加项目的学生毕业后全在国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
      优秀学生成绩绩点达到要求,可获得奖学金。针对贫困学子,学院亦推出助学计划。只要学生有梦想,肯努力,都有机会参加“2+2”海外研修,拓宽人生发展道路。

   

3、 毕业生去向如何?
      2019届毕业生有46%的学生选择国内直研或出国(境)深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伯明翰大学等;约29%的学生进入中初等教育单位工作,如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贵州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等;其余同学则进入党政机关、其他企事业单位工作,如泰州市海陵区人才发展中心、上海市杨浦区青少年科技站、上海地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中和软件有限公司等。 


8

9

我校首位登录南极内陆开展科学考察学生 王丹赫博士


本科生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交流

 


哥伦比亚大学城市气候研究中心亚洲中心挂牌仪式


12

天目山区域进行本科专业课程野外实习线路踏勘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欢迎你!更多信息敬请关注学院微信公众号:华师地理(ecnu_geo)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