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叮咛 | 读懂中国——访华东师范大学资深辅导员益建芳

发布者:顾恒珺发布时间:2025-05-02浏览次数:10

4月26日,地理科学学院同学们来到普陀校区文附楼,与益建芳老师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聆听他扎根教育一线几十年的坚守与思考。益老师以“扎根学生、服务教育”为主线,分享了自己从科研工作者转型为“终身辅导员”的人生轨迹,以及他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

1977年,益建芳老师从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继续深耕军事地理、图像处理等领域,研究成果频出,学术能力逐步提升。然而,益建芳老师并未止步于实验室——一次偶然的契机,让他从科研人员转型为学生辅导员,开启了长达近四十载的育人生涯。如今回望这段跨越学科与身份的历程,他笑谈当年选择时,极显谦虚亲和。

从1987级到2019级,从编外辅导员到兼职辅导员到专职辅导员,他创下“跨世纪带班记录”,培养的学生遍布教育、科研、基层管理等领域,其中不乏高校教授、中学校长和行业精英。退休后的益老师从未放下对学生的牵挂,仍然担当学生就业顾问,坚持收集地理专业就业信息。他笑称自己已从专职辅导员转为“编外辅导员”,但无论何时,他为学生提供支持的初心始终如一。

四十载育人之路并非坦途。在与益建芳老师的交流中,他坦言自己也曾面临质疑与重重困难,但始终坚信:“学生不会冤枉真心对他们好的人。”这句话让我们动容,也让我们更深刻理解他始终如一的教育信仰。正是这份质朴与坚持,他不仅获得“上海市高校优秀辅导员”等诸多荣誉,更赢得一届届学生发自内心的信赖与尊敬。在那间布满书籍与荣誉证书的办公室中,我们不仅听到了他关于育人的思考,也感受到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他用陪伴与引领,诠释了教育的真正意义。他的故事,是“读懂中国”的生动注脚——它不仅关乎历史的传承,更是新时代教育者对初心的坚守与实践中的创新。

从北京大学到华东师范大学,从科研尖兵到终身辅导员,益建芳老师用半生坚守诠释了“教育者”的深层含义。“学生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我看好并祝福我所带过的所有学生”,在他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者如何在时代洪流中坚守初心,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力量,推动着教育事业的薪火相传。这或许正是“读懂中国”的最佳注脚:它不仅是宏大的叙事,也是无数教育者用热爱与责任书写的动人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