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董建志教授应邀作《基于多卫星遥感的陆面过程水文监测、模拟与耦合分析》学术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5-08浏览次数:1792

202255日上午,应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红凯教授邀请,天津大学教授董建志作了题为《基于多卫星遥感的陆面过程水文监测、模拟与耦合分析》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红凯教授主持,线上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以及众多兄弟院校的两百余名师生参加此次学术交流。

董建志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地面的水文观测数据较为匮乏、遥感与再分析数据日益丰富,而多源遥感数据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的问题,通过数理算法对卫星数据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会发现其误差多存在误差自相关性,而传统IVS算法的基本假设不成立,并对其观测精度进行提升的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image001

针对多源环境遥感数据的不确定性,董建志教授通过观测信息对模型实时矫正,构建全球多星土壤水数据同化系统,提出数据同化在地面观测密集区需要增加模型权重、基于地面的验证方法低估了数据同化的贡献、无值区地面观测意义重大、降低降雨数据的不确定性为核心问题等理论贡献;通过对水文数据进行融合,提出SUPER降水融合框架,并且将陆面-大气耦合分析,从机理层面揭示了表层土壤水在SM-ET耦合强度研究中的适用性。研究改进了多源、多星水文数据同化与融合,提出全球尺度卫星不确定性量化的系列算法,改进了陆面模式参数化及陆-气耦合机理的模拟。


 

 image003

 

稍后的讨论环节尤其热烈。在高红凯教授的主持下,线上师生向董建志教授请教了“美国中部的过耦合现象是否是土壤水力学参数的不合理设置”“数据融合时如何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不同数据融合时如何考虑不确定性的时空变异”等问题,董老师逐一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和疑惑。本次学术报告提供了一次与我国水资源领域年轻科学家交流的学术盛宴,开阔了学术视野。老师和同学们受益颇多,深受启发,好评如潮。

image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