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学院基层就业协会“智地有声,生涯启航” 分享会暨2021级研究生主题团日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11-22浏览次数:1717

 

为引导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树立生涯发展规划意识,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明确未来发展目标。20211117日,地理科学学院基层就业协会“智地有声,生涯启航”分享会暨2021级研究生主题团日活动在河口楼A304举办,活动由2021级硕博党团支部联合承办。

会议邀请六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为同学们分享生涯规划经验,分别是地理科学学院博士后牛作顺、庄良,博士生孙东耀、吴楠,硕士生高洋、王金泽。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罗艺老师线上出席会议,学院2021级全体硕士生、博士生线上线下参会,会议由院团委书记王纯老师主持。

 


活动现场

 

罗艺老师表示非常期待本次跨年级跨专业的分享交流会,她提到,地理学子应该发扬老一辈地理人的精神,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每当看到同学们毕业后去到全国各地大放异彩,都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加强硕博士交流,共同学习和进步,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image005

罗艺老师讲话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经验分享

自然地理学博士后牛作顺老师从目标、心态、交流、文章、活动五个方面告诉师弟师妹们,要明确研究生生涯的大目标并树立阶段性的小目标;读研期间困难在所难免,但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态;遇到问题要主动请教导师和师兄师姐,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要学会看文章、学会写文章;要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科研并非研究生生活的全部。牛作顺老师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向师弟师妹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给同学们的科研生活带来方向上的指引。


image007

image009

自然地理学博士后牛作顺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后庄良老师从研究成果、参与会议、科研项目、实践工作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庄良建议同学们要规划好自己未来的目标,是继续深造还是工作。要勇于挑战,多去尝试。庄良表示,硕士主要是学与做,而博士主要是做与想。更应注意研究生在做研究时应注意研究要聚焦,不要打游击,应当做到走一步想三步。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后庄良

 

2018级自然地理学博士生孙东耀从研究中理论基础重要、阅读好文章重要、掌握实验室必备技能重要等方面展开了自己的经验分享。孙东耀建议同学们从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为落脚点,了解自己所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一步确定自己的研究选题,再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以此为方向规划自己的科研生涯。同时,孙东耀还提醒了同学们国家奖学金的评审不仅看学习成绩及科研成果,还需要看个人的综合素质,因此综合素质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孙东耀强调了对于时间的规划,逐渐从新生小白变得有成熟有担当,对自己未来进行展望。

 

 





2018级自然地理学博士生孙东耀

 

2018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生吴楠接着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行业会议及赛事、社会实践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吴楠表示,读研期间日常的科研项目及论文的发表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研究生的本职工作。但是,除了常规的科研工作之外,同学们也可以将注意力放到参加一些活动当中去,通过参加活动丰富自己的科研生活。最后,吴楠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一句话送给了大家,与大家共勉。

 





2018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生吴楠

 

2019级人文地理学硕士生高洋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读研以来的科研、工作等方面的成果。高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第一,要进行学术科研,保持勤奋,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第二,参加学生工作要认真负责,加强组织能力;第三,可以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服务学院师生。高洋强调,读研期间一定要学会做实事,在做事的过程中了解到自己想要些什么,找到奋斗的目标,并为此不断展开努力。




2019级人文地理学硕士生高洋

 

2019级自然地理学硕士生王金泽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将会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他讲述了自己的科研经历、论文的发表以及学生工作,用自己的故事及谦逊认真的态度勉励大家不要妄自菲薄,要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展开努力,每个人都有能力取得优异的成果。最后,王金泽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三上心得: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科研,一直在路上;地科,迎难而上。

 





2019级自然地理学硕士生王金泽

 

 

新生分享交流环节

新生分享交流环节由2021级博士团支部书记何天豪主持。何天豪、王志威、郝海超、徐芯蓓分别分享了他们在硕士阶段的学习、科研经验和对博士阶段的规划。

2021级自然地理学博士生何天豪介绍了他在科研中最有用的三个工具:粒子群优化算法(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多目标融合进化大都市演化算法(MOSCEM-UA)和稳定同位素示踪的冰川流域水文模型。接着,何天豪也再次强调了研究生参加一次大型会议的口头报告非常重要,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和意义,也分享了自己参加会议报告的经验。之后,何天豪介绍了自己参与的学生活动,他开学作为博士新生代表发言,积极参加校庆晚会气氛组等等。最后,何天豪表示科研是生活的一部分,个人的兴趣爱好也很重要,也展示了他在击剑、编程这些个人爱好上所取得的成果。



     

2021级自然地理学博士生何天豪

 

2021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生王志威发言。他首先讲了申请博士的流程和自己的心得体会,为想要申请读博的硕士提供参考,包括申请读博的时间节点(11月份研究生院官网发布公告、12月份提交材料、3月份复试等)、复试流程(每人15分钟自我介绍,主要从自己的研究成果、科研项目和研究计划来介绍,老师主要针对PPT中的研究成果来提问)等;之后他分享了自己学习方法,要找到合适自己的编程风格和框架;最后介绍了写作的重要性,例如在研究生过程中除了写论文其实还有一些别的材料(例如开题报告、基金项目的申请书等),这些材料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他提醒大家做到逻辑清晰、语句递进、文理结合,争取写出专业性的、优美的句子,制作出清晰明了的图表,语言要科学准确切忌废话






2021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生王志威

 

2021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生郝海超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搜索和阅读文献方面的经验,他强调要中英结合,将母语文章发扬光大,多读中文学位论文,同时用好知网的批量下载等工具,最后用英文产出论文、参与学术。随后郝海超分享了下载遥感数据的新方法和新平台,如Google Earth EnginePIE Engine等。最后热情邀请大家向他咨询考博事宜。





2021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生郝海超

 

2021级自然地理学博士生徐芯蓓介绍了自己所做的研究和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和奖励。徐芯蓓表示自己更倾向于沉浸式阅读文献,她建议同学们做好文献的归纳整理,做事情要有计划,在科研过程中要对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合理的规划。





2021级自然地理学博士生徐芯蓓

 

接着,新老硕博同学之间展开交流。同学们向分享经验的师兄师姐们提出自己在学习、科研、生活中的困惑,师兄师姐们对这些问题逐一回答了自己的想法,向新生们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所答疑惑涉及研究工作、申请博士、未来就业等方面,同学们充分交流了自己的想法。

 

 

 

      





image057

硕博同学展开交流

 

地理科学学院基层就业协会介绍

地理科学学院基层就业协会第二届主席团成员、2020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宋智超向同学们介绍了协会的成立背景以及工作内容,并对协会活动进行介绍,协会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训等,帮助更多同学去到选调生等基层就业工作岗位,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欢迎新生硕博同学们加入协会,形成基层就业成长共同体。





宋智超介绍地理科学学院基层就业协会工作

image063

 

王纯老师总结本次活动,她提到,如何举办有意义、让同学们真正有收获的团日活动,一直是团支书和支委们思考的问题。本次21级硕博支部联合学院基层就业协会精心策划,邀请历届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为同学们分享经验,邀请基层就业协会开展宣讲,旨在引导新生同学们尽早开展研究生生涯规划,向优秀的学长学姐看齐。希望同学们传承地学精神,共创优良学风,把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做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image065

王纯老师总结讲话

image067

分享嘉宾和工作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