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和学校“科技与人文”阅读季校园主题日活动背景下,2023年5月12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协办的“青春奋进绘河山,追求卓越担大任”优秀毕业生生涯分享暨学习教育活动在闵行三教325室举行。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罗艺老师、团委书记王纯老师出席本次活动,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团支部成员参与本次活动,活动由地理科学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支部书记孙振辉主持。
活动伊始,学院党委副书记罗艺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鼓励同学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阅读经典书籍,做好生涯规划。罗艺老师提到,课堂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多角度的经验积累过程,同学们要积极地从书中、从科研中、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和技能。罗老师激励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优秀毕业生经典书籍推介与生涯发展经验交流
学院优秀毕业生代表杨磊、宋智超分享了经典书籍和个人研究生生涯发展经验,与低年级研究生共话卓越发展。
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获得者、测绘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杨磊,分享了自己的求职面试经验与学术成果,并为学生们推荐了经典专业书籍《遥感导论》。杨磊提到,科学研究是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要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做出成果。过程中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文献阅读、英语、数学、编程和模仿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心态上,要端正对待科研的态度,有自信,有耐心。同时,积极参加学术竞赛、学术会议等,置身其中更能有所收获,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在求职、实习方面,杨磊也就笔试和专业面试方面为大家分享了经验。

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宋智超,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推荐了经典专业书籍《地理信息系统导论》,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生涯发展建议。宋智超提到,不要被自己的专业局限,要不断拓宽眼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接下来,他就如何做好学术科研进行了四方面的归纳。首先,是文献阅读,做好文献的收集、管理、归纳总结。其次,基础知识的学习也很重要,主要集中在专业相关知识和编程技能的稳固与提升。第三,要有迎难而上勇气,坚持不懈的定力。最后,要重视每次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的机会。重视每一次组会汇报,不仅可以提高自我的语言组织能力,更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同时,他认为学科竞赛是短时间内提高自我能力的最好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还可以增加项目经历,锻炼自身能力,不断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在选调生方面,宋智超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自己的备考心得,鼓励大家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招录流程的漫长路线。

交流座谈环节,同学们畅所欲言,针对两位分享者所讲的内容、方法,就求职、实习、选调方向提出自己的疑问,积极分享自己的看法与见解。青年学子共读地学经典,从相互交流中越发清晰如何实现卓越发展。

地理学子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交流分享
本次“经典阅读季”主题教育交流分享会从四个角度出发,分别为“读一本党史著作”、“写一篇读书笔记”、“参观一次党史纪念馆(展览)”和“看一部党史电影(剧)”。来自2022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的滕晓龙、殳子怡,2022级学硕团支部的邓尧姿、陈思凡分别进行分享。分享围绕经典著作、深刻感悟、红色景区、红色电影内容展开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思考,由远及近,由浅入深,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思想,更加深刻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也更加了解了祖国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增强了爱国爱党的信念。


王纯老师总结本次活动,希望同学们以两位优秀毕业生为榜样,尽早规划研究生生涯,为未来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在科研之余充分锻炼个人综合能力,提升求职竞争力。同时在学期间多阅读科技与人文经典著作,了解不同领域、不同学科所学对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贡献,更好发挥专业特色在未来做出卓越贡献。

以“科技与人文”经典阅读季活动为切入点,本次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优秀毕业生互动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同学们更有方向性地努力学习、工作与生活,也让学生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同学们增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