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4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主办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暨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者跨学科论坛“港产城融合与全球城市建设”在中北校区地理馆301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近30位专家学者,就上海一带一路产业合作、建设全球绿色港口枢纽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特邀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宁越敏,上海市委研究室办公室主任施倩老师、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公众参与处处长石崧老师等进行点评,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汪明峰教授、上海社科院科研处副处长李健研究员、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赵新正教授分别主持会议。
西北大学赵新正教授在题为《城市网络联系构建、城市网络空间组织及城市网络外部性》的报告中,详细探讨了城市网络研究、城市网络构建、城市网络联系特征、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城市网络外部性的探索及未来研究趋势。他指出,地级市尺度的网络研究由于损失了大量的城市内部信息,导致数据精度和信息挖掘深度不够。目前,关于城市网络空间特征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空间结构的描述性研究,更具普遍性的城市网络组织模式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讨论。此外,城市网络外部性的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晰,这些方面的研究在方法和理论上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上海师范大学李仙德副教授在题为《新地缘政治格局下中国上市公司对外投资风险评估与应对研究》的报告中,以2022年上海的5086家中国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特别关注其中展开海外活动的2864家公司的16963家海外子公司。研究发现,从区域层面统计,香港依然是中国企业组织非常重要的跳板,美国与香港之间的联系尤为密切。美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中国企业有1811家公司进入美国市场,占比10.04%。其次是新加坡、维尔京群岛和德国。在未来的研究中,李副教授计划分三个板块展开:第一板块以风险预警为主,第二板块依托地理学进行国家与区域的风险评估,第三板块进行企业个体的风险评估。这些研究将为中国上市公司在地缘政治新格局下的对外投资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上海社科院的杨传开副研究员以《城乡地域系统视角的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框架与行动路径》为题,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现实困境、行动路径与接下来研究计划进行了汇报。他认为城乡融合本质上是城市和乡村两大地域系统的协同互动,既不是单纯的城镇发展也不是单纯的乡村发展,单纯的城乡要素流动或城乡差距缩小都不能全面概括其内涵。城乡融合至少应包括城镇地域系统的发展、乡村地域系统的发展、以及两个系统之间的互动协同(要素流动);同时为了实现两者的交融互补,二者之间的差距也不应过大。此外,全国县域发展多样,每个地方的发展阶段不同,有的已经进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有的可能还处于县城极化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分类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的高鹏老师在《以友城合作强化上海“一带一路”产业合作研究》主题报告中,从四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阐述:上海“一带一路”产业合作现状和问题分析、上海“一带一路”友城资源梳理及产业合作潜能分析、以友城合作强化产业合作的典型案例借鉴、以及以友城合作强化上海“一带一路”产业合作的建议。他指出,上海已经与59个国家的94个市(省、州、道、府、县或区)建立了友城关系。通过新型经贸合作协议,“一对一”的国际友好城市能够深化合作;通过“非正式”项目合作,“一对多”的国际友好城市能够有效化解风险;通过跨国城市组织,“多对多”的国际友好城市能够强化共谋共治。这些合作模式不仅丰富了上海的国际合作网络,也为“一带一路”产业合作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和潜在的解决方案。
港口相关的污染治理对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张圣通过分析港口距离与污染和健康的关系,探讨港口向内陆延伸的污染规模、污染边界及其对不同健康疾病死亡率的影响。研究还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和不同能源进口对污染的不同影响效应。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港口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具体影响,为制定有效的污染治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黄辉博士以《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对比视角下进博会形象构建研究》为题,从如何基于形象分析探讨促进进博会形象优化途径、进博会感知形象中消极情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进博会的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是否存在偏差、偏差存在于哪些方面、进博会整体感知-投射形象主要是什么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他指出,进博会作为重大事件,其形象构建包括五个维度:整体形象、展会吸引物、配套设施、举办地形象和管理服务。这些维度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进博会的整体形象。研究发现,官方和大众对于进博会整体形象和展会吸引物的识别度较高,而企业对于管理服务的识别度远高于其他维度。然而,负面评价主要集中在举办进博会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进博会与大众之间联系的不足。这些负面情感反映了进博会在某些方面仍需改进,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期望和需求。
上海师范大学张凡副教授在题为《长三角城市在双循环经济中的角色分异:基于全球汽车产业网络的分析》的报告中,以全球经济化和碎片化、国际分工、全球城市影响、全球城市网络和制造业为背景,深入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的汽车工业。研究表明,汽车网络的核心城市结构保持稳定,并在国际和国内扩张方面表现显著,尤其是与国际城市的联系扩展和与长三角以外国内城市的链接增长更为明显。研究还发现,专业聚集显著增强了长三角城市在全球网络中的地位,而城市化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这项研究通过对长江三角洲的案例分析,揭示了长三角城市在全球汽车产业网络中的角色分异,强调了双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区域与全球经济联系的重要性,为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数据支持。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匡爱平在题为《数字服务提供者与非平台零售的崛起:以中国跨境电商数字生态系统为例》的报告中,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发现非平台电子零售商通过与平台即服务(PaaS)、专业化服务提供商和软件即服务(SaaS)合作,建立独立的网络商店,重新获得消费者数据所有权并推动业务创新。报告强调了数字服务提供商和非平台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进一步研究数字转型带来的不均衡权力动态及其区域影响的重要性。
上海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康江江汇报的题目是《新阶段下消费电子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及网络结构研究—以苹果、三星、惠普、戴尔、联想五大品牌为例》。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在中美关系变化和国际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下,正在经历产业链重构、供应链重造和价值链重塑。研究基于2023年五大品牌(苹果、三星、戴尔、惠普、联想)的供应商名单和生产地址信息,采用网络分析法,重点分析了这些品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格局和网络结构。研究发现,苹果呈现多中心网络,以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和韩国为核心;三星依托韩国本土企业,形成单中心网络;戴尔和惠普主要依托美国、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企业,形成多中心网络;联想则以中国大陆为核心,构建显著的单中心网络。结论指出,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中发达国家占据高价值环节,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在中高价值环节的作用显著上升,全球价值链布局的近岸化、友岸化趋势进一步凸显。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杨洋围绕一带一路沿线港口代际发展水平进行汇报。港口作为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枢纽,其历史变迁和现代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实际价值。该研究基于纬度平均值聚类算法,构建了港口代际模型,系统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投资港口在2013-2022年间的代际演化趋势。研究发现沿线港口的代际水平整体有所提升,尤其是在东南亚、南亚、波斯湾和红海地区,港口代际发展速度较快。从不同投资方式来看,中国承建的港口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的代际演化中表现优于营运港口,而营运港口在第三代及以上的代际演化中表现更为突出。
施倩、石崧、汪明峰、李健等老师进行了点评,指出论坛关注了清洁能源在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应用及其环境影响,采用清洁能源能有效改善港口密集区的空气污染问题,对地区性和城市区域的环境保护具有显著意义。此外,与会者提及城市网络空间的研究,尽管该领域已有较多探索,但仍存在深入挖掘的潜力,特别是城市空间网络的联系特征,如企业间的互动、要素流动以及随着技术进步可监测的资金流、信息流等。这些网络对于理解局部区域乃至大型社区的发展动态,以及地形、交通线路等基础设施的影响至关重要。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宁越敏先生对会议进行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主要探讨了理论创新在中国语境下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空间治理和城市群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群作为一种国家干预下的新型空间形态,既体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又面临着超越行政区划的挑战。宁教授尤其强调了理论提升的必要性,以应对如网络不平衡发展和区域脱钩等问题,例如东北振兴政策的效果不明显。此外,城市地理学的理论演进建议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友城关系中寻找产业链合作的新路径。最后,会议涉及了数字平台对供应链和生产模式的影响,指出灵活生产方式在现代商业中的重要性。
此次会议汇集了城市地理、交通地理、城市规划、区域经济等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围绕“港产城融合与全球城市建设议程”展开了精彩的分享与深入的研讨,为空间治理、城市群发展、港口发展和跨境电商发展等重要研究命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