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扬活力,双创正当时!地理科学学院2022年度“地迈•远航”优秀创新创业成果路演筑梦远航!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12-04浏览次数:985

为响应培养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号召,鼓励我院同学积极申报和完成创新创业项目。2022年11月30日下午,由地理科学学院“地理E+”社团组织举办的地理科学学院2022年度“地迈•远航”优秀创新创业成果路演活动在闵行河口海岸大楼B101及一楼大厅圆满举行。校创新创业学院潘凡,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罗艺,青年研究员韩平,副教授尹国宇,院团委副书记、"地理E+"社团指导教师侯静惟以及优秀双创项目负责学生代表受邀参加。
首先,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罗艺老师为活动致辞。因为疫情的原因,罗老师无法来到现场。她在线上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支持及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我们地理学子的诚挚期盼和殷切祝福。
1
第一位分享的同学是2019级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本科生、教育部第二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提问与猜想”活动特等奖获得者赵一航。他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从学习到科研的经验,提出了学习与科研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观点。他呼吁本科生同学在开始科研前弄清科研的目的,以引领未来的生涯并指导后续的学习。就如何确定科研方向这一问题,赵一航给出了多尝试、不怕错、听意见、跨学科等建议。
2
2019级地理科学专业非师范班的潘炯妤作了题为“关注气候变化,潜心科研实践”的发言。她从项目的具体孵化过程、实验过程等方面进行经验的分享,并向同学们提出了主动探索,保持科研敏感度和求知欲;定期与老师进行交流,保证进度;静心科研,制定计划三条建议。
3
2020级地理科学拔尖班本科生、优秀国创项目负责人郑哲围绕他的优秀国创项目《基于星地多源遥感的近地面臭氧监测》作了分享。他着重讲述了如何确定科学的选题,建立框架,进而形成一个有价值的项目,付诸于实践。他还提到当我们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不够时,要学会主动收集数据。他认为一定要选好队友,合作共赢,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享受科研的乐趣。
4
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中,我校地理科学学院的陈秀静、祁宁宁、杨宗翰、赵博旸四位同学经过近两个月的集中训练,在余柏蒗老师和黄艳老师的指导下,并肩作战斩获大赛特等奖。团队代表祁宁宁从比赛介绍、比赛形式、比赛收获三个方面分享了她在GIS大赛中的经验,她鼓励我们认真完成每一天的课时作业,认真对待每一次集训,为今后的竞赛筑好基石。
5
2020级硕士研究生刘旗洋在线上作了“以赛促学,学以致用”的分享。他讲述了如何高质量地参加竞赛活动,他从赛前准备,赛中探索,赛后总结三个方面分享了他的学科竞赛经历。赛前准备要熟练掌握多项技术并确定擅长方向;赛中探索要随时交流讨论,高效团队协作;赛后要总结方法实践效果,分析存在不足之处。最后他希望大家扎实专业课知识,并分享了获得科创咨询的渠道。
6
2022级硕士研究生、第十三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市赛铜奖获得者管梅哲作了《倾听城市,声场地图在线采集、生成、查询平台》的报告。他详细地讲述了他将最初的课程作业发展成创业大赛作品的经历,旨在告诉同学们竞赛与学业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7
尹国宇老师作为双创指导教师代表发言。他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科研是一个长期工作,不能具有功利性,更不能走捷径;第二,要有主观能动性,积极与老师沟通,合理安排时间开展研究;第三,吃透相关论文,扩大知识储备,实现融会贯通;第四,尽早开展科研工作,并付诸实践。
8
作为本科生青年班主任代表,韩平老师以自己的科研工作为例,希望同学们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她讲到科研是一个过程,是兴趣驱动的,基础打得好,才能走得远,抛弃功利心,提升目标感。
9
潘凡老师讲解了创新与创业的不同侧重点以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他鼓励大家通过积极学习创新创业课程来了解相关竞赛、活动信息,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从而进一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开展深入探究。
10
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更好地让同学们了解创新创业,增长科研相关的经验。在活动最后,大家移步一楼大厅,欣赏地理科学学院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展。项目团队的代表们站在自己项目的海报旁为前来咨询的同学们答疑解惑。




本次优秀创新创业成果路演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什么是创新创业,还使同学们心中燃起了对双创的热情,埋下了热爱双创的种子。相信会有更多的同学在本次活动后加快学习的脚步、扩大知识储备,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活动打好基础,继承我院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优良传统,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不断前进!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