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 地理科学学院72周年“校庆学术报告”一一大师讲堂系列学术报告(自然科学类)讲座回顾|叶嘉安院士: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10-09浏览次数:3972

2023年9月28日下午,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地理信息系统讲座教授、叶嘉安院士受邀来访地理科学学院,在河口海岸大楼A304报告厅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国家杰青、地理科学学院黎夏教授主持,复旦大学余兆武研究员、紫江学者姚远志研究员、胡国华副教授、赵卿副教授、张超副教授、王玉霞博士、王丛笑博士等全院师生近百人线下参加,报告厅内座无虚席。
1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做学术报告
2
黎夏教授主持报告会

叶嘉安院士表示,我们已经进入了以“智慧、可持续、低碳、绿色城市”为特征的新时代,如何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叶院士首先系统回顾了智慧城市理念的产生及其骨干建设,概括了智慧城市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服务应用等。进而详细介绍了智慧城市技术的演化,从ICT通信的发展到3DGIS与BIM的集成,从二维城市空间信息走向实景三维再到三维城市空间信息系统的产生等,并展示了智慧停车、智慧能源以及智慧防洪系统等具体应用。叶院士指出,智慧城市建设中产生的众包大数据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全新的体验,众包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又对城市数据分析和模拟带来了新的研究与应用思路。叶院士还指出,在基于时空大数据如GPS轨迹数据、移动数据和社交媒体数据等进行城市分析时,需要关注地理分析的不确定性,包括可变时间单元问题、可变面积单元问题和不确定的地理背景问题。最后,叶院士强调:“城市规划不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计算机算算,便是规划”,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和城市分析将使城市更加有效率和可持续性,但不可以代替规划师的判断和工作。

在总结和交流环节,黎夏教授指出叶嘉安院士在GIS与城市规划结合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希望未来可以在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如智慧交通中做出更多尝试。

叶院士的报告,数据详实,描述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大数据与我们日常生活和城市规划的联系,展现了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诸多可能。报告不仅充满了探索的趣味,而且还给在场师生诸多启迪。通过本次报告,与会师生对智慧城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城市规划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学术报告会座无虚席
5
叶院士与黎夏教授交流

报告人简介

叶嘉安: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城市规划及设计陈道涵基金教授、城市规划及地理信息系统讲座教授、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前研究生院院长、交通运输研究所所长、城市研究及城市规划中心主任和城市规划及设计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