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实践 | 第十四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记(四)| 行走白山黑水,探察北国粮仓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8-11浏览次数:649

美人松林

2023年8月6日,联合实习队伍来到二道河镇考察长白山独有的长白松自然林(128.12°E,42.44°N)。长白松亦称美人松,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长白山区有两种一级保护植物,另一种为红豆杉),属长绿乔木,因形若美女而得名。美人松纯林天然分布区很狭窄,只见于长白山北坡的二道白河与三道白河沿岸的狭长地段。东北师范大学许嘉巍老师从气候、土壤、种间竞争等方面逐步推断出美人松纯林空间分布的成因,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不同研究尺度下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差异。

1
图1 美人松林
2
图2 东北师范大学许嘉巍老师现场讲解

奶头山碳化木埋藏地
下午3点,实习队伍来到奶头山(128.15°E, 42.32°N)实地考察火山灰,王兴安老师讲解了长白山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火山活动过程,安福元老师讲解了板块构造与东北地区火山活动的关系。


图3 东北师范大学王兴安老师和青海师范大学安福元老师

火山活动喷发的火山灰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埋藏保留植物残体,如碳化木。碳化木,即为在火山喷发中,树木在火山灰覆盖的高温、厌氧条件下形成的未完成燃烧的碳残体。因其保留了完整的树木年轮,可以通过放射性14C定年和树木生长年轮确定火山喷发时的具体时间。杜海波老师研究团队的科研成果明确了长白山“千年大喷发”的准确时间范围为公元946年11月3日—公元947年2月7日。
5
图4 东北师范大学杜海波老师讲解


图5 碳化木

二道白河镇发展历程

下午5点,我们来到二道白河城镇的老城区,考察了白河林业局、百货大楼和白林医院。东北师范大学王昱老师从城市地理学的角度剖析了二道白河镇因林业局的成立而兴起,又因森林保护政策,其主导产业从森工业转型为旅游业。然而缺乏特色旅游资源的现状使二道白河镇仅扮演着长白山旅游中转站的角色,未来如何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需要区域协同、行政区划调整等政策支持。

8
图6 东北师范大学王昱老师讲解
9
图7 白河林业局

长白山西坡垂直带及天池

2023年8月7日,全体师生考察长白山西坡自然景观及天池火山口。从海拔约700米的针阔混交林到海拔约2000米的岳桦林,再到海拔约2200米的高山苔原,植被的垂直分布变化清晰可见。

10
图8 长白山植被垂直带谱(引用实习手册)




图9 针阔混交林(优势种:白桦林)、岳桦林、岳桦林与高山苔原过渡区、高山苔原

长白山天池是中国最高最深的湖,同时也是中朝两国的界湖,“夏融池水比天蓝,冬冻冰面比雪白”。在攀登集合地,老师们讲解了火山熔岩区的地貌特征和天池的形成原因。随后,我们跨越了1442级台阶成功登顶。阴霾笼罩下的天池观景台如临冬境,但大家对天池美景的期待丝毫不减,直至云雾散去,太阳直射山顶,我们一睹长白山天池的真面目,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15
图10 长白山天池
16
图11 我院部分师生于天池中朝界碑处合影留念

学术报告

当晚,师生们聆听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贺红士教授关于《Importance of Observational, Controlled,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in Geographical and Ecological Research》的学术报告,贺教授以通俗易通的语言解释了火山灰与长白山森林演替过程、植被分布坡向差异的关系。报告后,为巩固此前实习阶段的相关知识,并加强各校师生间的交流探讨,我们进行了实习学业检查,各组学生代表发表实习感悟。

17
图12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贺红士教授
18
图13 我院江东翼同学谈实习感悟

龙岗火山群玛珥湖

2023年8月8日,师生们来到龙岗火山群龙泉龙湾玛珥湖(126.61°E, 42.42°N)。龙岗火山群是我国典型的火山地貌分布区,形成了分布密集的玛珥湖,当地人称之为龙湾。玛珥湖是一种特殊的火山口湖,多位老师对玛珥湖的成因、分布及其高分辨率的环境演变研究进行了详细讲解。

19
图14 龙岗火山群玛珥湖(图中的圆形黑色区域)
20
图15 师生考察玛珥湖






图16 李鸿凯、王兴安、李卓仑、王红亚、王升忠、郑祥民老师(从左至右)

杨靖宇烈士陵园

下午4点,实习队伍到达吉林省南大门通化市,瞻仰杨靖宇烈士陵园,缅怀血染沙场的抗日民族英雄,并敬献花圈。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听取了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并观看了将军遗物和珍贵图片。东北人民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事迹深深地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情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决心在日后学习过程中定当继续发扬先烈们奋力拼搏、勇往无前的革命精神。

27
图17 杨靖宇将军雕塑
28
图18 师生缅怀先烈

阶段性实习汇报

晚上7点,各实习小组进行了第二次阶段性实习汇报,针对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拓展延伸、激烈探讨。专家、老师现场给予点评、指导,强调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使同学们能够更加注重从地理学视角去分析问题,更加关注现实中人地关系的复杂性。




图19 我院田淑芳、胡潇洋同学分别代表小组进行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