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2日上午,国家级领军人才、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系伟伦讲座教授、太空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黄波教授,应邀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做《大数据时代的地理信息科学:机遇、挑战与应对》线下主题讲座。报告由国家级青年人才获得者、地理科学学院曹凯教授主持,院长刘敏教授、副院长李响教授、“杰青”黎夏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谭琨教授、吴电明教授、姚申君副教授等数十名学部师生参与了活动。

在讲座中,黄波教授与广大地科院师生分享了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科学所面临的挑战及随之而生的科研问题的解决与应对。黄波教授指出,空间大数据具有海量、异构性、代表性偏差、异质性与模式未知的特点,如果没有能够正确认知其存在的缺陷将适得其反,而使用合适的模型将能挖掘更多大数据带来的信息。

在谈到如何应对空间大数据所存在的问题时,黄波教授从三个方面展开分享。第一是进行多源、多模态的数据融合,即融合不同聚合口径与模态的数据,黄波教授以通过夜间灯光、社交媒体数据等的融合,从而识别多中心城市结构的案例为师生们进一步加以解读。第二个方面是时空异质性分析,即海量大数据的多维度局部异质性的应对,黄波教授以估算空气污染浓度、动态人口估算以及室内外PM2.5手机量测应用等为师生们进行了针对时空异质性应对问题的研究案例与实际应用说明。在第三个方面对于未知模式的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问题的分享中,黄波教授通过模型证明了在新冠疫情中人口流动和社交接触共同决定了物理隔离的程度,并使用基于接触的SEIR模型拟合重建武汉的疫情传播过程,让大家看到了通过对未知模式的数据挖掘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给予决策者必要的支持。



会后师生展开热烈交流。其中,吴电明教授、谭琨教授分别就大数据应用于详细点位的污染物特征检测的问题,人工智能的革新发展与地理信息科学的未来结合的潜力与黄波教授展开了讨论。会议最后刘敏院长对黄波教授的精彩讲座进行了总结,并表示了衷心感谢,希望继续加强与黄波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