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7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陈军教授应邀做客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焕庸地理大讲堂”为学院师生带来《时空信息赋能高质量发展:基本问题与发展方向》的学术报告。本次大讲堂由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敏教授主持会议,地理科学学院60余位师生聆听了报告,并与陈军院士热切交流。

陈军院士首先以“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发展”两个热门词语入手,提出以地理时空信息支撑数字化发展,赋能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他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的最低要求,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高质量地可持续发展,而所有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都是在地理空间中进行的,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空间性、连续性”等时空特征,因此时空信息技术能够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

针对“赋能”一词,陈军院士指出,要采用空间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改进个体的连接和分析能力,从而实现数字化赋能。而无论是局域化赋能,还是全局化赋能,都是时空型赋能,都离不开时空信息的作用。他强调,我们亟需深化科学认知,将SDGs与新科学发展观相融合,构建与国际接轨、符合国情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时空大数据,对全国及各地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监测评估。
围绕今后的发展方向,陈军院士总结到第一要加强科技创新,第二要推动业务化的深层次应用,第三要讲好中国故事,用时空信息说话,在三维空间研判,凭时空知识决策,是支撑数字化发展,赋能发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他鼓励在场师生共同来推动时空信息赋能高质量化,争取为国家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师生踊跃提问,与陈军院士开展了热烈交流,就专题地图数据来源、城市SDGs计算方法,国家内城市资源调配评估方法等问题,陈军院士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围绕今后的发展方向,陈军院士总结到第一要加强科技创新,第二要推动业务化的深层次应用,第三要讲好中国故事,用时空信息说话,在三维空间研判,凭时空知识决策,是支撑数字化发展,赋能发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他鼓励在场师生共同来推动时空信息赋能高质量化,争取为国家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师生踊跃提问,与陈军院士开展了热烈交流,就专题地图数据来源、城市SDGs计算方法,国家内城市资源调配评估方法等问题,陈军院士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焕庸大讲堂”圆满地落下了帷幕。陈军院士的报告拓宽了与会师生们的学术视野,对师生未来开展科学研究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