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野外实践教学是地理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2021年7月1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部分教师带领下,2019级地理科学、历史专业拔尖班师生30人赴新疆乌鲁木齐,依托“地理学跨区域综合实习”课程和地理科学学院“北天山课程思政野外实习基地”地开展“全球变化视角下‘一带一路’水资源演化对社会的影响:过去和未来”主题野外实习。实习依托实习基地的天山天池——天山一号冰川地理综合实习断面的核心实习点展开。
河流变迁的历史见证者——乌鲁木齐河
7月13日,师生一行人来到乌鲁木齐河赵家庄子村。在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吕红华的带领下,同学们登上了萨尔乔克背斜西部,观察、测量乌鲁木齐河多级河流阶地。吕教授长期扎根北天山开展构造地貌研究,实习中他将近期在实习点产出的一批研究成果与同学们进行了详尽的分享,进一步加深了对天山形成年代、整体的地貌和构造背景以及河流阶地形成、分类等的了解,也让同学们体验到野外工作的艰苦与快乐。地理科学学院史贵涛教授在乌鲁木齐河河床讲解了野外采样及水质参数测量方法,并指导学生开展野外水样采集与现场分析工作,为后续科研实验打好基础。
两河交汇点上的城市——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1 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交河故城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交河故城坐落于两河交汇的江心洲,主要建造在物源来自于东天山山脉黄土土层上。7月14日,同学们实地考察了黄土上建造的生土建筑的遗迹,分析学习了交河故城的地理位置,周边地质地貌构成与水资源演化对古城发展的影响。地理科学学院周立旻教授、吕红华教授、王东启教授引导同学们考察交河故城建设的地质地貌基础,如发育于河流相沉积物上的黄土层、周边的水系特征和水资源利用特征。历史拔尖班姜梦翔、夏敬淳同学介绍了交河故城的演变和发展历史,以及交河故城发掘的文物对我国唐朝经济研究的贡献。
吐鲁番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坎儿井
坎儿井是在干旱地的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古代称作“井渠”。在坎儿井博物馆,王东启教授对坎儿井的结构、建造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引导同学们依托古坎儿井探索东天山南面的火焰山后的洪积扇上建造的坎儿井对居民取水的作用以及坎儿井的建造对所取水质与地下水的区别,以及我国西北地区从雪山、河流出山口、洪积扇顶部、戈壁荒漠、位于洪积扇前缘的绿洲以及绿洲之后的沙漠的水资源过程,让同学们不禁感叹创造来源于劳动和生活。
探索天空之镜的奥秘——柴窝堡盐湖
7月15日,实习师生前往柴窝堡盐湖开展水文实习。王东启教授首先介绍了柴窝堡盐湖的基本概况和成因。柴窝堡盐湖位于乌鲁木齐市通往吐鲁番之天山大峡谷中,南面高山屏列,相依于柴窝堡淡水湖。由于柴窝堡盐湖位于山地中间低洼处,降水量较少,地表蒸发旺盛,导致盐分富集于此。并以柴窝堡湖为基础了解了我国盐湖资源的特征。在了解盐湖基本情况与成因之后,同学们对盐湖水进行采样,并检测纯水、矿泉水、盐湖水中盐度、矿化度的差异。将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技能实操。